丹东:离婚了她依然伺候患病公婆

13.01.2015  19:10

  “俺儿媳妇可好了,没有她,我活不到现在……”1月9日下午,记者走进振兴区六道沟街道工人村社区83岁老人王淑秋的家。这是一栋老式烧煤楼,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夸起儿媳梁玉英时,身患心衰和小脑萎缩的王淑秋却是满心欢喜。

  30年前,梁玉英刚嫁过来时,因为只会埋头干活,又加上来自县城,总是不讨婆婆喜欢。后来,她便外出打工,平日也少与公婆联系。2006年10月的一天,她突然接到丈夫杨培瑾的电话,说公公因直肠癌手术,家里其他人脱不开身,急需她回来照顾。梁玉英没有犹豫,立即向老板请假,赶回丹东。

  没成想,梁玉英刚进病房,一股刺鼻的臭味就迎面扑来,只见粪便正顺着公公手术后的造瘘处往外喷,弄得衣服、被褥、刀口全脏了。此时,二伯哥和丈夫看着直犯呕,可梁玉英挽起袖子就开始清理。考虑到丈夫还得上班,二伯哥晚上要开车,她就一个人承担起护理公公的重任。这样没日没夜地护理,一干就是两个月,从喂水喂饭到接屎接尿,无微不至地照顾着。

  出院后,公公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梁玉英遂放弃了工作,在家全职照顾公婆。公公还因患有糖尿病而尿频,所以,她不仅晚上要起夜五六次,每天清晨还得早早起床给公公清洗衣物。后来,公公又因为吞咽困难,一吃饭就吐在身上、地上,有时这边吃那边大便就排泄出来。梁玉英没有半句怨言,总是精心地伺候着。三四年前,年迈的婆婆也开始疾病缠身,多次住院。每当此时,梁玉英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白天去医院护理婆婆,晚上回来伺候公公。那段时间,因为实在太累了,再加上家里有些人不理解,令她身心俱疲,经再三思考,她跟丈夫提出了离婚。

  回到娘家后,八旬老母亲反复劝她:“回去吧,岁数不小了,离什么婚,将来该给孩子做什么榜样?”母亲的一番话,让梁玉英本就放不下的心变软了,当再次接到杨培瑾求她回家的电话后,在娘家住了不到一个星期,她毅然回到了婆家,一如既往地伺候着两位老人,直到去年冬天公公去世。多年来,因为公婆身体都不好,她也就很少回娘家,甚至连父亲得了食道癌,她都没伺候过。而在母亲临终前的一天晚上,她才赶回去见到老人家最后一面。

  “有人说我这么做是在图老人什么,但我想说,人这一辈子都有老的那一天,我其实这也是做给自己儿子看的。”每当回忆起这么多年走过的风风雨雨,看见懂事的儿子总能把好吃的留给爷爷奶奶,在爷爷生前主动帮他端屎接尿,梁玉英总感到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