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服务,我心里敞亮!”
12月5日上午,由中央文明办、民政部、共青团中央联合举办的2014年国际志愿者日主题宣传与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启动仪式上,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名单公布,来自全国各地的109位杰出志愿者获此殊荣。辽宁省有4人入选,沈阳劳模亢秉铨榜上有名。
20多块袖标是最珍贵的宝贝
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的亢秉铨今年已经79岁了,在老人的胳膊上常年戴着一块袖标,这是他的标志也是他的宝贝。
1978年,亢秉铨在沈阳市冷暖风机厂上班,因为工作兢兢业业,他从一名普通的工人被提升为总务科科长,获得了“五好职工”、“沈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我觉得自己被评为劳模,除了干好工作之外,还应该为群众做更多的事。”因此,当居委会找到他让他做晚间义务巡逻员时,他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当时治安保卫委员会把唯一的一块袖标发给了他,那是亢秉铨的第一块袖标,“这袖标代表着大家对我的信任,把他戴在胳膊上我有一种责任感和荣誉感”,老人说。
1989年退休之后,亢秉铨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社区中,每天从早到晚在社区里奔走,治安防范巡逻、调解居民纠纷,环境监督、宣传文明出行。总之,哪里有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因此,亢秉铨又得到了“义务巡逻队”、“‘非典’防控巡逻队”、“市场监督员”、“环保监督员”、“文明出行监督员”等20多个袖标,“每一个袖标都是一份责任、一份荣誉,这是我最珍贵的宝贝,我得保存一辈子。”
“亢师傅”是最自豪的称呼
除了视若珍宝的袖标,亢秉铨还有一个引以为豪的称呼——亢师傅,在老人居住的沈河区大南街道红巾社区里,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名字。“冬天只要雪停,他就会起来清扫大院的积雪,夏天无论多热,他都会蹲在红巾园里修剪花草,一年四季每天都能看见他在忙着”,这是红巾社区居民李先生对亢师傅的印象。
工人出身的亢秉铨,瓦工、木工、水暖工、电工样样在行。自打5年前的除夕夜帮着小区内一户居民通了一个多小时的下水道以后,亢师傅就组织了一支队伍,主动承担了为社区居民疏通上下水的工作,只要接到电话或者在社区得知情况,就会马上免费去为居民维修。
亢师傅由于退休时间早,退休费相对少一些,他平时生活十分简朴,但依然积极奉献爱心,印度海啸、汶川地震时,他都把当月退休金捐出来,在他的影响下,社区的居民志愿者们也逐渐加入扶贫就困的行列中。
“只要能为大家服好务,我心里就说不出的敞亮,为人民服务是我最快乐的事!”亢秉铨说。本报记者邸雪莹通讯员周复
编辑: 刘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