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振兴供给澎湃动力
□孙连宇
昨天,沈阳召开科技创新大会,进一步加强科技供给、推进创新驱动,为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支撑。沈阳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次大会就是要在新起点上,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为新一轮振兴供给澎湃的动力。
众所周知,科技进步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也深刻影响着经济发展走向。曾经,我们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起了经济快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如今,这些要素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科技创新已成为当前中国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工业体系升级的重要推手,是未来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支撑所在。沈阳倾力科技创新,是从振兴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明确提出,要以新发展观念引领振兴。创新居于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是新常态下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科技创新又是第一动力的核心所在,只有把科技创新和振兴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振兴中的核心作用,才能加快弯道取直、弯道超车的发展进程和步伐。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举措,更好发挥它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基础、支撑和引领作用,才能优化供给体系,提升供给质量,服务振兴。
科技创新要有全球视野。“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科技创新,覆盖了从科技研发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全过程,必须融入全球价值体系,才能掌握发展先机。沈阳建设东北亚科技创新中心,必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化体制创新,用全新的平台、制度推动创新与创业同频共振。新技术、新产业、新领域不断出现,我们要通过科技创新迈向中高端水平,在全球价值分工中提升自身地位。
科技创新要有工匠精神。“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创新灵感,不是天才的专利,而是“顽强地劳动后获得的奖赏”。我们致力科技创新,要埋下头、扎下心,从基本功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迈向“高端”。沈阳的工业正从传统的粗放走向精细化,工匠精神正是科技创新的沈阳基因。只有用“匠心”促进振兴与创新的融合,在振兴实践中不断检视不足、完善自我,才能把科技创新做到极致。
科技创新要有情怀担当。“沧海可填山可移,男儿志气当如斯。”“匠人”有了初心,就能牢记情怀、勇于担当,不断提升技艺,这就是创新,就是李克强总理说的“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只有那些能真正创造出可持续价值,拥有不易模仿的技术,能给用户带来惊喜的科技创新才走得更远。我们需要的进步,不能拘泥模式创新、资源依赖,而要用初心推动创新,真正担起振兴重任。
“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未来,中小公司和个人创业者会越来越多。科技创新,既来自于基层工作者,也要服务于基层创业者。我们除必须形成一套良性循环、行之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外,更要建立渠道、搭设平台,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对接到产业实体。科技创新大会,进一步将振兴的战略基点转到创新上,充分发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实现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真正将科技创新融入振兴发展的潮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