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为新一轮东北振兴开出药方

12.03.2015  13:22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9日在参加吉林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不能再唱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要做好“加减乘除”。
  观察人士认为,习近平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指明了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前进方向,也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施精准发力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现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补课。”习近平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东北经济存在的问题。他强调,老工业基地支柱产业要通过创新实现优化升级、脱胎换骨,进行深入改革创新,实现适应经济新常态的战略性调整。
  东北经济发展的模式,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是中国经济旧常态的一个缩影。解析东北经济这个样本,实际上就是回答中国经济如何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的新情况、新问题。
  东北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经济板块,长期以来担当着中国重要原材料、装备制造、重化工业的生产基地,被誉为“共和国长子”。
  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去年,辽、吉、黑三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明显回落。
  年初,英国《经济学人》发表文章称,中国东北三省经济增速去年跌落全国后五名之列,正遭遇经济寒冬。“新东北现象”由此引发了各方关注。
  “这既与经济大环境息息相关,又与自身特殊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紧密相关。”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徐绍史表示,与全国总体情况相比,东北地区下行压力更大。
  学者认为,正如总书记分析,东北振兴十年,总体上“加法”做得多,“减法”、“乘法”和“除法”相对做得不够,有待补课。
  从加法看,东北经过十年振兴历程,取得了巨大成绩,但结构性问题也很突出。
  从2003年到2012年的10年间,东北三省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翻了两番多,年均增速达12.7%;城乡居民收入也大幅度提升。
  但在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投资一枝独秀,对经济贡献率超过60%。财税来源中,房地产一业独大,在东北许多地区占比达到四成多。
  “进入新常态,投资减缓、房地产回归理性,东北经济没有‘东方不亮西方亮’的转圜,下行幅度就非常明显。”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梁启东说。
  从减法看,一些本该淘汰、限制和转型的落后产能,投资规模不降反升。如钢铁、水泥、造船等扩张迅速。有的省水泥过剩产能最高时达到45%。
  “2007年造一条船要价4000万美元,现在同样的船只给2300万美元,收入被腰斩。”大连中远船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李明昕说,产能过剩造成了卖船难。
  与追速度、重数量的“加法”相比,淘汰落后产能的“减法”、创新驱动的“乘法”、简政放权提高市场效率的“除法”,这些能够提升经济含金量的工作,仍有不少欠账。
  “为什么一些成熟经济体的企业抗风险能力强?”沈阳鼓风机集团董事长苏永强说,“不是人家产品比中国强多少,而是转型升级做得好,服务比我们好。
  去年沈鼓集团订单减少了两成多,而下属的一家生产服务型企业,利润率却达22%。“我们不仅要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还要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型升级。
  由于资源日趋枯竭,“石油之城”辽宁省盘锦市经济增速放缓,财政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近年来,盘锦大力发展石化及精细化工、商贸和物流等接续替代产业。2014年,接续替代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经济比重达到70%以上,靠“乘法”实现了逆袭。
  做好“加减乘除”是破解“新东北现象”的必由之路。
  “我们在实践中深切感到,政府有权确实不能任性!”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委书记王珉说,只有尽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才能打破传统思维的桎梏,营造公平竞争环境,换来市场活力的“乘法”。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副研究员许召元认为,透过“新东北现象”,可以看出中国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路径。只有做好“加减乘除”,才能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
  专家指出,习近平总书记此次谈东北振兴发展的“加减乘除”,是以点带面,谈整个中国的经济结构转型。适用于东北,也适用于全国许多地方。
  “加法和减法重在结构调整,乘法和除法重在改革与创新。”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表示,需要综合运用‘加减乘除’,让新引擎更快地成长发动起来。(记者 徐扬 刘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