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事迹在辽引强烈反响:"接地气"搞创新大有前途
“接地气”搞创新大有前途
———“工人发明家”李超事迹在辽宁引起强烈反响
据新华社沈阳3月4日电新年伊始,中宣部发布了“时代楷模”李超的先进事迹。一个技校毕业生,一名普通产业工人,靠刻苦钻研、进取创新成为当代“工人发明家”。李超的成功故事在辽沈大地引起强烈反响,启示人们扎根基层、立足一线,“接地气”搞创新也大有前途。
李超是鞍钢集团鞍钢股份公司冷轧厂4号线设备作业区作业长,1989年从鞍钢技校毕业参加工作。学历低、起点低的李超不甘平庸,长年累月与机器设备打交道中,他凭着敢为人先、攻坚克难的劲头解决了大量生产技术难题,先后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1.3亿元。
与科学家、研究员等“高大上”的创新不同,李超立足现场、着眼于解决问题的“接地气”创新模式,引起辽宁各界关注。向“李超式创新”要动力,成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转型时期很多人的选择。鞍钢矿业集团大孤山铁矿生产班长张忠威对李超事迹深有感触:“创新并不高深莫测,每一个立足岗位、勤于思考的职工都能搞创新。”沈阳国际软件园副总经理李辉则认为,一个个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创新、微创新相叠加,就能推动社会大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成为新引擎,李超事迹诠释出基层和一线是创新的最好舞台。“从李超的故事中不难看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新的起点和源泉在于发现问题,创新既要能动脑,更要能动手。”在已经开设学生创新梦工厂,组建起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东北大学,学校党委副书记熊晓梅说。她认为东北地区着眼于国家战略前沿的“高大上”创新不少,而民间创新不够活跃,这一短板急需补齐。
李超的成才经历,同样引发年轻人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次思考。一名大四学生说,李超的成功说明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仰望星空虽好,但更需脚踏实地。面对即将到来的毕业,这名工科学生决心到生产一线去。“产业报国、技术报国需要更多年轻人沉下心来,从基层干起。”他说。
对于经济转型中遭遇较大压力的东北,更需要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中再一次崛起。沈阳机床集团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青年团队,通过对生产制造模式、营销模式和组织模式进行创新,创造出的经济规模名列世界立式加工机床行业前茅。集团党委副书记李文华说,企业是创新创造的主体,而员工是企业创新最基础和最活跃的决定性力量。“企业要构建利益激励机制和容错制度,让千万个‘李超’涌现出来,为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