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思维打造地方性特色电商
以互联网思维打造地方性特色电商
———省政协促进电子商务发展定期协商座谈会侧记
“‘互联网+’战略的提出,对辽宁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好机会。”
“应以互联网的思维取代传统工业思维。政府应多关注中小企业,搭平台、做服务。”
“打造地方性特色电商,要守城,更要攻城;要跨界,更要跨境。”
11月10日上午,一场思想的碰撞在省政协机关会议室激烈进行。对于如何促进我省电子商务发展,10位省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纷纷建言,与参会的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展开协商讨论。
省服务业委主任韩东太表示,近年来,我省电子商务发展势头强劲,但仍面临整体水平偏低、人才匮乏、缺乏知名平台和龙头企业、发展环境亟待改善等问题。
对此,与会人员纷纷表示,政府应积极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打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省政府应制定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专项实施意见,明确扶持政策,如做大1家至3家电商,鼓励电商企业使用辽宁电商平台,建立风险基金等。”张荣胜委员建议。
“互联网时代,政府不能只重视大项目、大企业。应侧重支持初创时期的企业,给中小企业多送救命钱,而不是给大企业送零花钱。”企业家代表王凡建言。
李野委员认为要加强电商金融服务,“吸引金融机构入驻电商产业园区,完善电商企业信贷支持体系,提高跨境金融服务能力。”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对辽宁产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企业家代表曾昌飚认为,辽宁应以汽车、民用航空、医药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为基础,建立装备制造全程电子商务平台,走“以销定产”和“个性化定制”道路,加快制造业的高端化和工业4.0进程。张一兵委员也认为,辽宁应根据优势产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跨境电商,如装备制造业相关配件、海产品等。
从事电商信用评价研究的于兆吉认为,“互联网+”制造业也要重视创新驱动,“要注重与创新结合,推动互联网应用从消费性领域向生产性领域拓展,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培育融合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增长点。”
孙军委员和企业家代表滕叙廷把目光投向了我省农村电子商务,提出应加强互联网与农业融合,以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为突破,带动农业全产业链纵深发展;还可以利用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精准降低生产成本,让农民的菜不再烂在地里。
针对我省电子商务人才匮乏现状,朱新泉委员和高校讲师朱珠认为,应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建议依托省外高校和互联网企业,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和教育实践培训基地,同时加大对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
座谈中,大家的高水平建言得到了与会政府部门负责人的高度评价和认真回应。省通信管理局局长万恒忠表示,将全力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修好网络“高速公路”,促进提速降费和移动4G覆盖。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张启阳表示,将继续关注和支持辽宁电子商务发展,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