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市五项措施强化大凌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15.07.2016  18:04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完成《辽宁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水质目标,进一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朝阳市将采取五项措施强化大凌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目标管理:

  一是大力实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推进再生水利用。四个县(市)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提标改造。积极推进再生水回用工程,推行再生水利用,提高城市再生水回用水平,节约水资源。二是深化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重点从钢铁、啤酒等工业企业节水入手,推行节水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降低生产用水量,全面提高工业重复用水率。要在“十三五”时期,实现凌钢、鞍钢朝阳公司清洁生产指标普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大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测监管,确保污水设施正常运行,出水连续达标排放。三是开展入干小流域综合整治,逐步恢复支流河河道功能。通过大凌河西支、凉水河、牤牛河、老虎山河、小凌河等小流域畜禽面源污染防治、河道清淤、污水截流、污染阻控带建设等工程措施,改善支流河水质,使支流河河道恢复正常功能,形成良好的水域环境。四是开展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建设和改造河流景观带。开展控制单元水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估,构建数据库,系统分析控制单元污染特征等,支撑精准治污。分层次开展干流河道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科学选取水生植物,优化配置河道湿地植物群落,修复河道生态链,恢复水环境生态平衡,进一步改善大小凌河沿岸景观。在重要支流河口建设人工湿地、坑塘湿地群,并保障湿地恢复水利条件,构建健康发展的河流湿地生态系统网络,削减入河污染负荷,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五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朝阳建设。进一步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有序推动污染较重企业的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推进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提标进园,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企业内部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示范和推广,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物耗和废物排放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