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交管部门 为您破解沈阳路口那些“神奇秘密”
本报记者专访交管部门,为您揭晓异形斑马线、转角导流岛、路口潮汐车道等新词的含义
异形斑马线、转角导流岛、路口潮汐车道、开放时间性禁左、城区路面限速多少?这些马路上奇怪的名词,这些街头上神秘的问题,您了解吗?12月29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专访沈阳交管部门,为您解开这些五花八门的“路口秘密”。
巧设单行路:提高商业街运行效率
今年以来,交管部门经过对车种、流量、停车、商业、居住、道路条件等进行数据分析,先后对北三马路、雅安路、北一马路、珲春路、图门路等10余条道路进行了单行调整。所调整的路段主要分布在太原街地区、西塔地区、南塔地区等商业繁华区。
调整上述区域的出发点是:第一,这些地区通行主要以中华路、中山路、北二马路、市府大路、西塔街、文萃路等主次干道为主,其他街巷路道路较窄,通行条件较差,重要交通节点和繁华商场周边交通不畅,微循环路网体系利用率较低。第二,受商业区影响,区域内停车需求大,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突出。调整后提高区域交通运行效率起到了明显作用。
异形斑马线:行人过街安全性增加
今年以来,交管部门推行的异形斑马线设置、慢行交通系统改善、转角导流岛建设、路口潮汐车道设置等创新举措,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设置异形斑马线。今年以来,交管部门在市府大路惠工街口、北站路惠宾街口、正阳街沈阳路口等20余处路口设置了对角斑马线、梯形斑马线、错位斑马线等异型斑马线。设置异型斑马线的目的在于提升了市民过街效率,并有效地保证了过街的安全。比如市府大路惠工街口设置的对角斑马线,充分考虑了对角位置地铁站的通行需求,行人由两次信号过街改为一次信号过街。再如南八马路南宁街口的错位斑马线,因道路中间桥梁柱体视线影响,将斑马线调整至桥梁柱体前端,最大限度地提升了行人过街安全。
可变车道:大大缓解交通压力
可变车道,是指路口导向车道内侧施划了多条斜线,通过液晶显示屏变换导向箭头指示行车方向的车道,可依据不同时段车辆流量流向的特点,对流向进行灵活调控,变换车道的行驶方向,缓解交通压力。
近两年来,经过大量的实地流量观测及交通运行分析,先后在北顺城路西顺城街口、北顺城路朝阳街口、小北关街团结路口、万柳塘路长青街口等40余处路口设置了可变车道,对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特别是解决不同时段交通流变化较大形成的时间性交通拥堵问题起到了明显成效。
路口潮汐车道:高峰期路口通行能力提高
设置路口潮汐车道。受早晚高峰潮汐流的影响,部分地点左转需求在平峰与高峰期变化较大,通过对胜利大街南五马路口、泰山路黄河大街口等设置路口潮汐车道,最大限度地提升路口通行能力。
比如胜利大街南五马路东口,晚高峰左转流量较大,而从铁西驶往和平方向直行流量相对较小,因此在晚高峰时段利用对向车道设置了一排左转弯车道;设置行人安全等候区。通过对部分行人过街需求较大的路口利用标线和隔离桩设置了行人安全等候区,对保护行人、提升行人通行效能起到了较好作用。
转角导流岛:提升路口通行效能
设置转角导流岛。主城区内,在符合条件的市府大路奉天街口、市府大路南京街口、北顺城路广宜街口等设置了物理或标线渠化的转角导流岛。在浑南区域、沈北区域结合新修建道路条件设置了大量的路口转角导流岛。转角导流岛的设置对提升路口通行效能起到了较大作用,设置转角导流岛最大限度地缩小了路口,同时,行人和非机动车可在转角导流岛内等候过街,并缩短了过街时间。
开放时间性禁左:最大限度减少绕行
开放时间性禁止左转是最大限度减少车辆绕行距离,方便市民出行的有效手段。交管部门根据路口实际交通流量变化及交通需求,通过对路口流量数据调查,对平峰、高峰时段进行综合比对,结合车流量变化情况,按照白天平峰时间和夜间两种时段,对市内因交通组织需要采取禁左措施的部分路口,实施了时间性开放左转措施。
截至目前,共对市府大路三经街口、青年大街西滨河路口、青年大街文艺路口、和平大街二纬路口等68处禁左路口开放了时间性左转,其中白天平峰期间开放左转路口8个,夜间开放左转路口60个。
调整限速规定:保证市内安全行车
交管部门制定了南二环路限速调整方案。对机动车保有量相对较小时期分车道限速规定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分车道50、60、70(公里/小时)限速调整至全车道最高限速80(公里/小时)、最低限速40(公里/小时)。该措施的实施,对沈阳南部地区交通运行起到了较明显的作用。结合此限速规定,还整合了快速路网相关信息,比如区域指路体系、匝道告知体系、高架限高信息等,通过设置整体禁令、告知标志,清晰、醒目地对驾驶人起到警示作用。同时,交管部门还将二环路以内的市区道路全部调整至限速60(公里/小时),将城郊道路调整为限速70(公里/小时),保证了市内道路的安全行车和高效通行。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杨硕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