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宁省总工会推进产业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 创建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李景涛
(2014.12.11)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推进产业工会劳模创新工作室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认真总结近年来各产业工会的经验,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主要目的是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凝聚广大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全力推进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全省各产业迅速发展。 刚才,我们观摩了沈阳黎明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并听取了沈阳黎明公司工会、辽河油田工会和欢喜岭采油厂工会、辽宁电力工会、省联通工会的经验介绍,大家观后、听后一定深受启发,就我个人的感受,我觉得这些单位的经验非常值得各产业工会认真学习借鉴。
今年11月26日,全总在江苏常州召开了全国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推进会,全总副主席刘国中同志在讲话中明确要求“各级工会要进一步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弘扬劳模精神,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这充分体现了全总对推动职工技术创新工作的高度重视,也说明了我们召开这次会议是非常及时也非常必要。下面我就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切实提高对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重要性的认识。
劳模创新工作室是以劳模的名字命名,由劳模“领衔”,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唱主角”,以生产经营活动、技能人才培养和攻克工作中重点、难点问题为主的创新工作团队。这是近年来各级工会特别是国有企业工会,探索创新服务发展大局推出的一个新载体,对于更好发挥广大职工在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发展劳模先进性、建设高素质职工队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引导职工群众立足岗位、建功立业,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有效平台。早在上世纪60年代工会就兴起了职工技协活动,成为了推动企业技术发展进步的重要技术力量,也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目前,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载体,组织职工开展技术攻关、发明创造、科学研究等活动,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技术开发、工艺改造、安全生产、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难题,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产业转型升级能力和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辽宁电力工会就是以创新工作室创建为平台,将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职工凝聚在一起,实现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由个体型向团队型、由单一创新型向多功能辐射型转变,为职工岗位成才搭建了更加宽阔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