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的拳头产品不断挺进国内外市场 “阜新制造”开始吸引世界的目光
高铁动车组的关键部件“联系枕梁”过去一直依赖进口,现在“阜新制造”成功替代进口,成为高铁供货商。工业生产常用的打壳锤头,过去国产货的寿命仅有3个月,价格昂贵的进口货能用6个月,如今“阜新制造”的锤头能用13个月。阜新装备制造业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脚步铿锵,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和核心竞争力的“阜新制造”也开始挺进国内外市场,吸引世界的目光。
“阜新制造”替代进口 搭乘高铁闯市场
铸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基石,也是阜新市重点培育扶持的产业。万达铸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高端铸铝壳体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产品出口美国、瑞士、德国、日本等地,是ABB、西门子、三菱等跨国集团铸铝件的主要供应商。当万达铸业董事长高玉良听说“高铁联系枕梁”一直依赖进口时,再也坐不住了,“万达完全有实力造出来”。经阜新市委领导穿针引线,高玉良与铁路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的洽谈,长春客车股份公司技术人员对万达铸业的实力给予充分认可,并顺利达成配套合作协议,“阜新制造”完全替代了进口。
万达铸业始建于1995年,成立之初只有一个小熔炼炉,仅做一些铁艺栏杆、窗花之类的小型铸铁产品,21年后的今天,它已成长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铝合金铸件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企业越做越大、越走越强的秘诀,高玉良总结为“一切靠技术说话”。万达铸业的技术中心是省级的,具有很强的产品研发能力,两大系列、上千个品种铸就了万达独步天下的铸铝工艺。
这一次,万达打破高铁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搭乘高铁列车驶向“一带一路”的广阔市场,为阜新铸造企业顶住经济下行压力、勇闯高端市场闯出了一条新路。
阜新市经信委主任高正民说,阜新共有36户工业企业的研发机构被认定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占规模以上企业户数的比重居全省前列。这些技术中心活力四射,成果显著,阜新驰宇石油机械有限公司2015年立项开发新产品33项,申请专利4项。德尔汽车部件股份公司的研发机构还是“国字号”,42项牵动支撑作用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研发成功并大规模生产。
辽宁晟宇铸造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铸钢件生产,它的发展壮大过程主要得益于“外脑”。
2015年5月,晟宇铸造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王国栋成功对接,成立了“辽宁阜新先进成形技术及材料院士专家工作站”。在王国栋的指导下,晟宇铸造的研发团队采用先进的双液铸造技术,研发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打壳锤头和破碎齿尖。其中,打壳锤头的使用寿命达13个月,超出进口产品一倍以上。工人们高兴地称它为“争气锤”。
驰宇石油在“打铁自身硬”的同时,也与中科院、中国石油大学等多家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共同破解诸多技术难题。该公司现已开发出11个系列200余种产品,获国家专利128项,其中水平井等系列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引智借智 抢占市场制高点
万达铸业、晟宇铸造、驰宇石油是阜新市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缩影。作为全国首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市,阜新市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引才思路,与大学和科研院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通过多方引智巧妙借智,一批核心关键技术难题得到解决,一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科研人才快速成长,一批企业借势实现了飞跃。
2014年10月,阜新市依托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杨华勇成立了液压产业基地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站成功引进、开发了16项新产品。浙江大学与阜新海普液压制造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高端柱塞泵,与阜新永生公司合作开发的全自动除雪撒布机等一批高端产学研合作项目,让“阜新制造”迅速抢占了行业技术创新制高点。
截至目前,阜新市共成立了3个院士工作站和1个专家工作站,成为阜新本土企业与院士对话与合作的大本营。
2013年11月15日,阜新市同时与几所大学签约,重点推进了东北大学与液压、铸造产业集群,沈阳化工大学与煤化工、氟化工产业集群,沈阳理工大学与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沈阳建筑大学与新材料产业集群和玉龙新城的合作对接,一批知名专家教授无偿地将科研成果应用到阜新的项目当中,一批高端产学研项目在阜新开花结果。
中科院上海有机所在阜新建立了氟化工研发中心,并派遣2名专家到阜新挂职。在中科院金属所的帮助下,阜新铸造产业基地建立了研发检测中心。中科院沈阳分院、辽宁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学者的身影,也频频出现在沈阜200万亩示范带建设的田间地头。
目前,液压装备、煤化工、氟化工、铸造、农产品加工、新材料六大产业集群都与一家以上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皮革、板材加工产业集群与相关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一批共建的公共技术研发平台、企业研发中心应运而生,一批符合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带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到产业集群创新创业,有效激活了产业集群的内生增长动力,一批“阜新制造”开始蜚声海内外。
高正民说,阜新装备制造企业瞄准市场需求,以过硬的产品在逆势中异军突起的典型很多。早在2010年装备制造行业“价格战”正酣时,万达铸业、阜新中孚轻金属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审时度势,及时实施战略转型,将企业重心转向打技术战、品牌战、服务战,停掉仍有市场空间的低端产品,集中力量转型升级,企业抢占了技术制高点,也抢占了市场制高点,成为“阜新制造”的领军企业。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开展100项技术攻关
“十二五”期间,阜新市累计攻克重大关键技术100余项,开发新产品800余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十一五”末期的48%上升到58%,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比“十一五”末期提高了2.5倍,科技对转型振兴的拉动作用呈现强劲势头。
阜新市还从顶层设计上加大对创新的扶持力度,打造全社会科技创新的良好氛围。2015年12月2日,《阜新市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颁布实施。方案针对产业集群的重大技术需求,构建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提升经济与社会价值的“4+1”链式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到2020年建立20个创新平台,开展100项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项目,建立起与阜新产业发展相适应、创新资源高效集成的创新体系。
未来,阜新市还将以中科院沈阳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阜新中心为载体,深入推进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沈阳金属所、大连化物所等“国家队”的合作对接,积极推进中科院科技成果在阜新转移转化,到2020年联合实施20项以上高科技项目。
今年一季度,阜新市专利申请总量128件。其中,发明专利62件,同比增长31.9%;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为257件,同比增长38.9%。专利数量激增的背后,是科技创新良好氛围的集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