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废矿坑变身绿宝盆

06.02.2015  13:30

                                                            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复垦、绿化初获成果
                                                       
                                                                      海州露天矿治理初现成果。
                                                                                资料图片

                                                          

                                                                              海州矿曾经裸露的矿坑。 
                                                                                    资料图片

  海州露天矿曾是共和国的骄傲,但露天的开采方式对生态构成了威胁,黄土飞扬,滑坡多发。为此,当地努力复垦,建成了国家土地复垦项目示范区。
  每天下午,79岁的海州露天煤矿原总工程师赵长青,都会到海州露天矿国家矿山公园走一走。1962年,他从煤矿学院毕业就来到这里工作,一干就是36年。
  “我把青春献给了海州矿,不仅是海州矿辉煌历史的亲历者,更目睹了海州矿的衰老直至关停。”老赵说。
  绿化复垦,让废矿告别滑坡、添了生机
  说起海州矿,很多阜新人都能悉数它曾经的辉煌:新中国成立后建成投产的第一座大型机械化露天煤矿,“一五” 期间的重点工程项目,上过1954年发行的邮票和1960年版的五元人民币……“截至2004年末,海州矿累计采煤2.41亿吨,累计创工业产值96.98亿元,上缴利税总额33.45亿元。最多的时候,海州矿养活了3万多工人。”赵长青说。
  然而,辉煌的背后,是黄土的相伴。
  家住海州矿附近煤海街道的王慧新说,“原本在城南的海州矿,逐渐被发展的城区包围。打记事起,每逢南风天,黄色烟雾裹着尘土就刮到了市里,洗好的衣服、被子都只能在室内晾着。
  2005年6月30日,海州矿宣布闭坑并进入破产程序。
  闭坑后的煤矿留下了一个东西长4公里、南北宽2公里,深度为350米的矿坑。“露天开采的作业方式,改变了地形、地貌及岩土体的应力应变条件,强烈破坏了原来的地质环境”,阜新市国土资源局局长王宗林说,由于其采场范围大、矿坑深,岩土体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加上生产后期管理等其它因素,海州矿产生了一系列复杂的地质环境问题,比如滑坡、地面变形、环境污染、残煤自燃等,严重威胁矿坑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当年露天矿的开采,使影响范围内边坡及周围发生变形。据监测,自1972年以来,该矿南帮平均每年发生约2.1次滑坡。
  阜新市土地储备中心主任马险峰介绍,针对这一问题,阜新市投资5639万元开展了土地复垦工作,复垦面积998公顷,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客土回填工程,将百余米高的煤矸石山进行了平整并覆盖黄土,同时还建设了农田水利工程和护坡林工程,“矿井边坡多页岩,我们就种槐树,其他地方就种上耐旱的沙棘、松树,如今这里已成了国家土地复垦项目示范区”。
  进行土地复垦后的矿坑联合坑外的土地,共同构成了矿区公园。记者看到,虽然正值寒冬,但宽阔干净的公园广场上仍有不少遛弯的市民。
  水患及残煤自燃,使矿坑整治任重道远
  “目前来看,水患及残煤自燃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负责矿坑治理的地质工程师由福新介绍,由于采空区遗煤较多,导致矿区发火危险尤其突出,仍有发火点50余处,“残煤自燃是个世界难题,如今的治理方法主要是用土来掩埋。此外,我们还在露天矿外围修建4条永久性排水沟、排水巷道和坑内13条排水沟,以排疏聚集在坑底的积水”。
  在阜新市市长杨忠林的办公室内,一张巨大的海州露天矿卫星图悬挂在墙上,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每个治理工程的进度和下一步的工程规划。
  杨忠林告诉记者,“海州露天矿是共和国的骄傲,更是一笔重要的工业和文化遗产,阜新人有责任和义务将这笔遗产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