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城排水可承受大雨量级
本报讯 (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主任记者刘桐)经过改造后,沈阳排水系统正常能承受24小时降水小于50毫米的大雨降水量。
昨日,记者从沈阳市城市防汛指挥部获悉:今年沈阳的城市防汛方案已经确定,并且还在汛期前完成积水点改造,增加雨水井、翻建雨水连通管。
沈阳市城市防汛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汪潭介绍:按照城建计划安排,对胜利大街、观泉路、南京南街、南五马路、文化路、五爱街、风雨坛街、万柳塘路等51处积水点进行改造,主要内容为增加雨水井、翻建及延长雨水连通管,目前工程持续进行。
此外,老旧小区排水设施长期处于无人养护、窨井(雨水井)淤积严重、降雨时积水无法排出等情况,市城建局排水处计划利用半年时间对全市约3000余处的两级排水管线(小区排水管线、区级排水管线)实施义务疏通作业,实现全市排水系统的“零公里对接”,确保城市排水设施汛期安全运行。截至目前,已经完成100处出户管线的疏通。
为提升排水管渠的使用功能,6月1日前沈阳已完成了市区主要街路排水管渠和立交桥下雨水井及连通管等排水设施等重点部位的清掏、清扫疏通,特别是对立交桥下、低洼易涝地区和易堵塞的排水管渠、窨井、雨水井及连通管进行反复清掏、清扫,确保汛期排水畅通。本次清掏面积最大,全面覆盖市内7区,清扫排水管渠800余公里,清掏检查井15万余座。同时,对过河等各种倒虹井进行了全面清掏,减少淤积。
今年沈阳市目前的排水系统正常能够承受大雨(24小时降水总量25.0毫米~49.9毫米),当出现暴雨天气时,局部地段会出现短时积水。
如果遭遇短时间强降雨,排水人员将到所属街路清除雨水井箅上的阻水物;设专人打开排水井盖加速排除积水并看护。
目前,沈阳市处于基坑施工阶段的防汛重点现场63个,一旦发布预警信息,深基坑现场立即停止施工。同时维修维护榆树屯、五爱等8座泄洪闸门,完成了危房检查工作,建立了房屋应急处置机制,完善了危险房屋躲险、防雨抢险值班等制度。
揭秘
沈城为啥排水慢?有6大原因
在汛期,若出现短时集中的强降雨,将有局部区域易产生积水,其重点为市区地道桥、立交桥。但正常情况下,雨后2小时内积水能够自然排除。
但这也暴露出城市排水能力不足,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6个方面:
1.沈阳市中心城区排水管渠的建设标准普遍采用的设计重现期为0.33年~0.5年,设计标准明显偏低;
2.城市排水管道最终出口的线路长、污雨水排除需中转泵站接力抽升、污雨水排除需要有较长时间过程;
3.南运河、新开河以及细河的下游河道狭窄,常水位较高,接纳汛期雨水时泄流排放能力不足;
4.城市硬覆盖面积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原本靠地面渗流的雨水大部分汇入管道内,城市排水管网超负荷;
5.中心城区现状的排水体制既有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又有分流制,大部分为污雨水合流的新旧排水设施混为一起,污水雨水分流不彻底,污雨水合流、混接,汛期雨水管渠混入大量污水严重影响管道的过水能力;
6.沈阳城市排水设施老化,排水管网存在许多系统不畅问题。
华商晨报掌中沈阳客户端主任记者刘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