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审减亿元财政投资说起

18.08.2015  10:11

  本溪市财政局上半年对政府投资的74个建设项目进行了审核,审核工程总额6.2亿元,审减政府投资近亿元,审减率高达15.7%。这本来是件促进公平交易、节省财政开支的大好事,没想到却众说纷纭,各种奇谈怪议不少,“逼”得笔者不吐不快。

  有人说,如今“政府工程”和“政府采购”都实行了公开招投标制度,甲乙双方都认可了,财政部门只管开闸拨钱便是了,何必又以“第三者”的身份横插审核一杠子呢?谁是“第三者”?财政部门作为政府的“财务大管家”,理应是政府工程中“甲方”的一分子,理应对政府工程负责,而不是简单地充当“收发局”或“出纳局”的角色。凡由政府出资或主导的项目,作为出资者的财政部门都有权力、有责任全过程参与、全覆盖审核,该花的花,该省的省,这既是对政府负责,也是对百姓负责的体现。何来“第三者”之说?

  看了上半年本溪财政审核政府工程的成果,笔者欣喜之余也吓出了一身冷汗。政府工程真成了“唐僧肉”,高估的、冒算的、虚假的、多报的比比皆是,水分最高的竟达22.3%。如果不审,白花花的“国库银子”可就打了水漂。人们不禁要问:那么多的水分是谁渗进去的?是承包方要多了还是发包方给多了?或是半推半就、一家愿打一家愿挨?如果是前者,起码要考虑他的承包资格,因为他违反了公平交易、明码实价的市场规则,公然敲政府的竹杠。要特别小心那些专宰政府工程的包工头,他们不仅深信公家“家大业大,多花点没啥”的歪理,而且往往有内外勾结的背景。如果是后者,那就有以公谋私、“胳膊肘往外拐”的嫌疑了。要知道,政府工程或政府采购历来是官场腐败的多发地。所以要绷紧反腐这根弦,不能一审了之或一改了之,而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既要总结经验教训、搞好整改,更要分清责任一追到底。

  面对审减上亿元资金,也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在整个政府工程大盘中只不过是九牛一毛。好大的口气,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正规工程的利润率不过百分之十几,我们的平均水分比人家的正规利润率还高,这“一毛”可是够多够大的!况且这还只是上半年的审核结果,还有下半年呢,还有明年呢,年年如此、项项如此,叠加起来可就是个举足轻重的大数字了。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财政减收的背景下,政府工程要上,民生工程不能减,资金本就是个大问题,又有何理由和借口大手大脚?话说回来,即便是资金充裕、财政宽松,公家的钱也是要精打细算、花在刀刃上的,因为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积累,没有人有权力滥用和滥花一分。

  本溪市财政部门打破旧体制、旧观念,在政府工程中“插了一杠子”,这“杠子”插得好,插得及时,插得漂亮,发挥了其代政府管钱、帮百姓理财的“管家”作用。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政府部门效仿之,将每一分财政投入都花到点子上、里子上。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大连持续增殖放流丰盈“蓝色粮仓” “十三五”期间水产品增产18.辽宁频道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棕榈油期权6月18日在大商所上市 成为我国首辽宁频道
朝阳高新区融入京津冀建特色产业集聚区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 朝阳高辽宁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