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让特别的爱在“寻找”与“找到”间传递

02.11.2017  07:26

  的哥帮走失老人回家,这样的好人好事在沈城屡见不鲜。今年3月17日,四名的哥组建了“守护者寻人车队”微信群——一个专门帮走失人群回家的公益群。建群至今近8个月,已帮助因各种原因走失的130余人顺利回家。“虽然寻人会耽误我们干活儿的时间和精力,但当听到一句句‘找到了’、‘到家了’时,大家都觉得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昨日,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采访了该群的发起人之一邱忠奇。

  为啥建寻人群?只因一次没有结果的寻找

  张朝江当的哥已经二十多年了,今年1月,他尝试建了一个方便行业内招聘的“人找车,车找人”微信群,但在3月,建群初衷因一件事发生了变化。

  3月17日中午,群中一位的哥发布了一则老人走失的信息,很快得到转发扩散,当天有十多辆车、二十几人参与寻找老人。根据老人家属提供的手机定位信息,老人手机信号最后消失的位置大致在724地区,大家便在那里进行地毯式寻找,但很可惜,最终老人没有被寻到。

  虽然这次寻人行动没有结果,但张朝江、邴长杰、邱忠奇和焦晓波四位的哥从此便坚定了他们的一个共同想法,建“寻人群”,帮走失老人回家。

  近8个月寻回131人这事是所有的哥一起做

  3月17日至今,该群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72人,群中共发130条寻人信息,其中123人被找回,还有未发信息但通过的哥留心而找到的8名走失者,一共寻回走失者131人。其中感人的故事更是不胜枚举。寻人过程中,的哥们发现,走失老人多是患有小脑萎缩或老年痴呆症,还有一些患精神类疾病的人和少数离家出走的孩子。

  邱忠奇说,在群内寻人有特定程序:接到寻人消息后,群成员各自分工,核实信息,分头发布寻人微博、微信,再和今日头条北京总部联系,在媒体上发布消息。他说:“其实真正参与寻找的人不止我们群里这72人,我们会将信息发送到全市不同的的哥群中,大家再转发朋友圈。也就是说,寻人这件事其实是全市的哥一起在做。”

  在百余次寻人过程中,最长的1个多月才找到,最短的在信息发出去五分钟后便找到了。

  只要听到一句“找到了”付出再多都值得

  为了更好地管理“寻人群”,几位群主和管理员每天都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不惜损失自己的经济利益,但大家从未退缩过。“为了做好群的工作,我已经换了三部手机,内存不够,会影响寻人效果。天天盯手机,开车的好眼神都累花了。”50多岁的张朝江自嘲说。

  邱忠奇告诉记者:“有时在开车中收到消息就要把车停在路边,放下手头工作,联络寻找。虽然有时耽误赚钱拉活,但做公益会上瘾。很多时候走失者家属出于感激想给些报酬,但大家都坚决不收钱,公益就是公益,不求回报。我们最想听到的话就是‘找到了’!只要听到这三个字,付出再多也值了!”

  邱师傅还表示,这样的寻找不仅在的哥中间进行,他们还会鼓励走失者家属加入“爱心接力群”,让更多的人帮助走失者早些回家。

  沈阳的哥的姐有多讲究?

  这儿就有两个例子

  人物1:他

  拾金不昧乐善好施

  是当之无愧的“沈阳名片”

  邵文强,沈阳深港鹏城汽车发展有限公司出租汽车司机,开5年出租车的邵文强有一个承诺:凡是70岁以上老人坐他的车,在市内都免费。

  今年1月6日,邵文强在车上发现了一个黑色挎包,皮包里有近1万元现金、3张银行卡以及两张身份证和其他物品。后经努力查找,物归原主。邵文强不仅拾金不昧,而且路遇求助时也会毅然出手相救。他表示,作为出租车驾驶员,除了文明行驶,更应发挥自己“沈阳名片”的作用,遇到有困难的人及时伸出援手,为沈阳的城市文明再添一份力量。

  人物2:她

  资助重病儿童九年

  用真情诠释大爱

  陈梅,沈阳安运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车号辽AEN098的驾驶员。自2008年开始,陈梅不间断资助一名农村重症肌无力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逢年过节给孩子购买衣服、书籍以及生活用品等,一坚持就是九年。

  陈梅是一名普通的出租车司机,她热爱自己的职业,用心服务每一名乘客。在行车之外,她用自己的真情诠释了孝与爱的意义,更展现出现代文明社会中,出租车驾驶员孝老爱亲的风采。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吕佳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