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午夜独行8公里 他守护地铁安全(图)

17.03.2015  10:34

   记者午夜探访史上最“寂寞”的一份工作

  陈文韬背着30多斤工具包在隧道里穿行

   地铁

  您可能天天乘坐,但或许并不知道还有一种职业叫地铁巡轨工。他们的工作都是在后半夜的地铁隧道中,需独自一人徒步走七八公里来检查每一段地铁轨道。与世隔绝的工作环境,使他们的工作被称为史上最“寂寞”的职业。近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跟随地铁工作人员陈文韬,亲身体验了一次巡轨工的“寂寞”。

   午夜时分

  沈城已进入梦乡,大街上吹过一阵阵早春冷风,寒冷刺骨。陈文韬进入地铁隧道。穿上工作服,背起30多斤重的工具包,“漫长而漆黑”的巡轨之旅就此开始了……

   绝活:测轨不靠尺,全凭“火眼金睛”

  0时30分,在昏暗的隧道内,虽洞壁一侧设有照明灯,但不少地方仍是漆黑一片。借着手电筒光,记者跟随小陈的步伐,还是走得磕磕绊绊。

  “看到这条直线轨了吗?其实存在一点弯曲变形,”当小陈指给记者看时,记者的反应却是:“没有啊,完全看不出来。”地铁轨道的水平及高度差限制,都要精确到毫米,轨距差的测量及调整单凭工具尺是不行的,必须靠巡轨工用眼睛观察。“这就要靠巡轨工的双眼去发现了!”小陈笑着说。

  今年30岁的陈文韬,已经做了5年巡轨工,对此经验丰富,任何细小疏漏都逃不过他的眼睛。小陈说,巡轨绝非简单地行走,一整条路上都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铁列车在轨道上行驶会产生震动,这往往会让固定轨道的螺栓产生松动或脱落。巡轨工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将这些螺栓拧紧、更换以保障列车运行安全。

   严格:他眼中的铁轨上只容得下灰尘

  凌晨1:00,地铁二号线的隧道内,在小陈的指导下,记者尝试着将双膝跪在一侧冰冷的铁轨上,努力将脸靠近地面,冷风直往脖子里灌,借着手电筒的光线,仔细瞄钢轨外侧边下沿的一条直线,却一无所获。

  巡轨是地铁列车安全运行的保障,一点都马虎不得。小陈指着铁轨对记者说,一段20多米长的轨道上,就有100多个螺栓,推算下来一共要检查四五万个零件。除此之外,他还要观察是否有物品侵入限界、铁轨是否处于规定限制内等,巡轨工须做到“寸轨必看,一丝不‘漏’”。

  “虽然每天巡道没有遇到什么大的故障,也就是铁轨上的个别扣件松了给紧一下,但这是地铁安全的第一道保障,俺们巡轨工要做的,就是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那啥样的标准才算合格的轨道呢?”面对记者的问题,小陈开玩笑地说:“检查过的铁轨上只能容得下灰尘!”

   辛苦:常年趴铁轨,膝盖也能长茧子

  陈文韬负责的巡检区域是地铁二号线从全运路一直到五里河站,七八公里走下来已是满头大汗。每走两步,小陈就必须弯下腰用随身携带的锤子敲敲铁轨,查看一下是否有松动迹象。“一般走100米要弯腰20多次,七八公里下来就是1000多次。”小陈说。而他随身携带的工具箱有30多斤重,里边装着工具锤、扳手、零配件、钳子、道尺等数十件工具。“手脚被磨出大泡那是常事,由于需要经常趴在铁轨上巡查,很多巡轨工的膝盖都是常年红肿的,再老点的工人膝盖都能长出茧子呢。这就是咱们巡轨工的标识啊!”小陈笑笑说。此外,由于长时间弯腰屈背的查看轨道,腰间盘突出症也成了很多巡轨工的职业病。

   心酸:话说的少,小伙更愁找对象

  凌晨3时30分,小陈的巡轨工作接近尾声。此时他终于松了一口气,开心地哼起了歌曲。小陈告诉记者,每晚巡轨时间为零时40分至3时40分,全线巡检必须在3小时内完成,这才不会影响到第二天正常的运营。“其实时间并不宽裕,必须既仔细又迅速。每天巡道时根本没有时间休息,只要一上线,就是从头一直走到尾。”

  小陈说,刚当轨道工那会,他感觉特别不适应,一个人走在一眼望不到头的隧道里,感觉那隧道怎么那么长那么长啊,一个人特别孤独,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很想有人能说说话。不过现在都习惯了。“有时候我还会在空洞洞的隧道内大吼几声,心情也能瞬间变得很好。” “一边工作一边放歌听也能排解寂寞呀!”听过记者的建议,小陈笑了笑:“那可不行,巡查的过程必须百分百的专注,不能有丝毫分心。

  小陈说全线有100多名巡轨工,大多数都是比他还年轻的小伙子。小陈结婚两年多了,宝宝已1岁。同事们都挺羡慕他有个幸福的家。由于每天的工作都是与世隔绝且黑白颠倒的,几乎没有和外界接触的机会,有时候一天也说不上两三句话,小伙子们都挺为找对象发愁的。 

  通讯员 李阳宁 丁晓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