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共征集746件代表建议
截至1月23日11时,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共征集代表建议746件,其中建议719件,议案转建议27件。没有可列入本次大会议程由大会作出决议的议案。
截至1月23日11时,大会秘书处共收到代表10人以上联名提出的议案41件。其中,内务司法方面的9件;财经经济方面的9件;农业与农村方面的2件;环境与资源保护城乡建设方面的12件;教育科学文化卫生方面的7件;民族华侨外事方面的2件。建议在41件议案中,选出14件议案合并为2件处理,分别交由市十六届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在大会闭会后审议。其中,交由内务司法委员会审议的议案8件(合并为1件处理);交由环境与资源保护城乡建设委员会审议的议案6件(合并为1件处理)。建议将其余的27件议案转为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连同大会期间收到的代表提出的719件建议、批评和意见,交由有关机关和组织研究处理并负责答复代表。
议案1
居家养老
市人大代表田志革建议:
完善居家养老设施
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服务
居家养老,就是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生活照料、医疗护理、文化娱乐、心理慰藉等服务,是对传统家庭养老模式的更新和完善,更易被老年人接受。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由市人大代表田志革等8位代表提出的《关于着力推行我市居家养老模式的议案》为沈阳居家养老模式的日趋完善、推广普及建言献策。
现状:居家养老停留在家庭养老的初级阶段
据统计,在沈阳老年人群中,选择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占97%。从调查来看,目前沈阳的居家养老仍停留在“家庭养老”的初级阶段。
究其原因,一是对于社区老年群体而言,根深蒂固的家庭养老思想让他们对公共养老服务存在疑虑和偏见,很难融入社区;二是社区干部无法将社区治理真正下沉到基层,仅仅作为政府与居民沟通的桥梁而忽视了主观能动性。
建议:完善养老服务设施提供老年人个性化服务
田志革建议重点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日间照料站、卫生所建设,依据老年人养护要求,完善适老化空间组合,合理安排各项功能,有条件的加装紧急呼叫装置,为老旧房增装电梯等。
此外,田志革还建议,应根据老年人的需求范围、需求层次提供人性化服务,比如高龄独居老人的日常照料需求;失能老人的健康护理需求;普通老人的文化娱乐需求等。同时,协调推进补缺型居家养老服务与普惠型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引进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技术手段,利用电脑芯片技术,对老人的家居生活、身体状况进行监控,提供信息化服务。
议案2
停车
市人大代表王国庆建议:
购租车位享优惠政策
建设智慧停车场
近年来,沈阳的机动车保有量连年增长,“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成为城市交通管理面临的一大难题,停车场所加快规划建设、加强管理利用,已成为沈城人民的热切期盼。市人大代表王国庆等4位代表提出的《关于综合施策破解“停车难”问题的议案》为此建言献策。
数据:沈阳机动车保有量212万辆现有停车位约96万个
据统计,截至目前,沈阳机动车保有量为212万辆,比去年同期增加26万辆,平均每天增加约740辆。而沈阳现有停车位约96万个,公共停车场1137个,车位缺口约116万个。目前,沈阳市机动车日均注册量为740辆,年增长为26万辆以上。
现状:公共停车场选址难地下车位空置率高
王国庆表示,目前中心城区停车建设用地供给能力有限,而城市外围地铁换乘类停车场数量不足,小区原有配建标准较低,难以满足现有车辆的停放。因担心建设公共停车场会影响居住环境,部分市民对建设公共停车场及立体机械车库持反对意见,导致选址难。园区地下车位建设成本高,导致车位总体价位偏高,一般住户放弃购买,导致园区地下车位空置率高。
建议:购买或租赁车库享优惠政策加快建设智慧停车场
王国庆建议,首先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道路交通专项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情况,尽快着手开展停车场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统筹全市公共停车场的规划与建设;其次,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推动地下车库销售,如购买或租赁地下车位可以实行按揭贷款、公积金贷款、贴息贷款、免征契税等,也可适当降低车位配套费用等优惠政策。
王国庆还建议加快智慧停车场所的建设,依托“互联网+停车”技术,应用智能停车诱导系统、自动识别车牌、电子计费收费等新技术。
此外,王国庆还建议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公交都市建设,为市民提供方便、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出行条件,进而降低市民选用私家车出行率,降低对停车泊位的刚性需求。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唐心萌唐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