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老照片 凝结57位同学的半世情缘

26.09.2017  07:45

  原标题:一张老照片凝结57位同学的半世情缘满头华发的我们,寻找57年前的同窗的你们

  一张照片,半世情缘。9月25日,5名古稀老人从四面八方聚集一堂,重叙相隔57年的同窗友情。一张张鹤发童颜的笑脸,一道道饱经风霜的皱纹,一声声久别重逢的呼唤:“57年前的老同学,你们在哪?你们好吗?”

  5位初中同学如今沈阳相聚

  杨有凤、张淑芝、杨登秀、于宝财、荣命富,5位老人平均年龄75岁,如今,面对面坐着,个个笑逐颜开像天真的孩子。“我们都是一个班的初中同学,足足有57年没见面啦!”

  “我们的班主任叫刘瑞杉,那一年才27岁!”杨有凤指着照片中的人说,刘老师不仅文化课讲得生动精彩,人品师德方面更是无可挑剔。1957年,她担任原沈阳市18中学初一三班的班主任,57名来自四面八方的同学中,年龄差最大为6岁。“大家个头高矮不一,性格差异极大,刘老师既是良师又是贤母,无微不至照顾着57个孩子。”

  1957年至1960年,57名同学在刘老师呵护下茁壮成长。由于种种原因,毕业时并未拍全班合影。1963年3月,部分同学返校团聚并与刘老师一起补拍下了这张珍贵的合照。

  互助友爱57名同学没有人辍学

  老照片上,15名风华正茂的同学们将刘老师紧紧簇拥,微笑在每一张脸上绽放。

  “在我心目中,刘老师就是我的母亲!”荣命富回忆,那时候正赶上经济困难时期,吃不饱成为常态。高粱米饭、葱叶蘸盐水,就是一顿丰盛的午餐。即使这样,对于大多数同学尤其饭量较大的男生来说还是吃不饱。见状,刘老师经常偷偷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学生。

  “不能忘记那一袋地瓜干!”张淑芝告诉记者,在刘老师的言传身教下,同学之间也是有难共担有福同享。一次,得知她连续两顿没吃上饭,一名同学将珍藏许久未舍得吃的一袋地瓜干偷偷塞进她手里,感动得她热泪盈眶。“虽然经济贫困,但在刘老师的呵护下,全班同学没有一人中途辍学、掉队!”

  曾经历死神擦肩师生情更深

  师生们还经历过一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难忘遭遇——

  1958年8月,学校组织各班级赴农村搞实践活动。在刘老师率领下,全班同学赶赴辽宁昌图,帮农民们割草、割麦子。几天下来,师生们个个精疲力竭。一天深夜,宿舍窗外突然传来奇怪的声音,一些被惊醒的同学面面相觑,另一些同学还在梦中酣睡。

  “同学们,快醒一醒,洪水来了!”刘老师一一把同学们叫醒,协同当地村民立即套上一辆马车,将所有女生及体弱多病的男生组织上了马车,剩下刘老师率班级男生们跟在马车后面奔跑。“太悬了!就在我们撤离后不久,宿舍被洪峰冲塌。谁能想到,就是这样一位好老师,在退休后却患上重度抑郁症!”同学们惋惜地感叹,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刘老师就去世了。

  初中毕业后各奔东西各有所长

  1960年初中毕业后同学们各奔东西:有继续念高中的、有参军的,还有赴工厂上班的。“后来我打听到,班级有一大部分女同学考取了医学中专,而且大多主攻妇产科,后来陆续分配至沈阳市各医院,很多人当上妇产科主任;另有一部分同学主攻历史,毕业后分配至沈阳故宫博物院,很多人当上了教授;还有一部分同学,参军退伍后被分配至各单位、企业,在普通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毕业后,由于当初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化,再加上动迁等等原因,大多数同学渐渐地失去了联系。等退休后有了闲暇时间,老同学们开始努力相互寻找。

  有生之年同学们一直在互相寻找

  “找到张淑芝就像一个传奇!”杨有凤告诉记者,她只知道张淑芝毕业后分配到沈阳故宫工作。前不久,她亲自去故宫寻人,没料到,刚说出“张淑芝”的名字,碰巧遇到一位张淑芝的故交,立即领杨有凤赶赴张淑芝的家。二人见面喜极而泣。接下来,在沈阳市一家医院退休的妇产科专家杨登秀也被找到了!

  当然,在分享找到老同学的阵阵喜悦中,也不时有忧伤的消息传来:徐征、冯万选、刘长庆等都“掉队”了,老人们因忌讳去世,就用这个词做了代替。

  毕业后,杨有凤如愿当上了一名人民教师,实现了想当年班主任刘老师的愿望,还被评为沈阳市特级教师,圆了“桃李满天下”的梦想。

  “时隔57年,全班57名同学全找到的几率实在太小了。现在,我们只想找到拍摄于1963年这张合照上的老同学们!”杨有凤说,希望广大读者及网友提供线索,助古稀老人们在有生之年圆这个半世纪的同窗重逢之梦。知情者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009-1。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主任记者唐葵阳文并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