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致力传播奥运理念:他帮中国理解奥林匹克

05.01.2015  11:43

  中新网北京1月5日电(王牧青) 北京时间1月4日下午3时50分,何振梁先生在北京协和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5岁。他是中国体育的外交家、新中国的体育先行者。他终其一生,致力于将奥林匹克精神传进中国,为北京申奥成功立下汗马功劳。何振梁的名字,已经写入了中国体育的历史。

  冬日午后在京仙逝

  4日16时50分,著名体育作家“棋哥”发布微博:“今天下午3:50分,何老去世了,悲痛欲绝”。这则消息瞬时被广泛转发,人们缅怀、追思,纪念何振梁老人毕生的功绩。

  记者随后拨通了棋哥的电话,对方证实了何老仙逝的消息。据了解,下午3时许,何振梁在北京协和医院的特护病房内安详睡去。当记者傍晚赶到医院时,只看到了闻讯前来的媒体同行们。晚上8点,一名医院的工作人员也侧面证实了何老离去的事实。

  4日深夜,何振梁先生的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分享了一张照片,讲述了2014年4月时,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曾经亲自到病房探望何振梁的一段往事。昨日音容笑貌犹在,但今日故人却已然离去。

  何振梁1929年出身于江苏无锡,是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见证人。1955年起,何振梁开始从事体育工作,1981年当选国际奥委会委员,1985年任国家体委副主任。1989年,他当选为中国奥委会主席,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何振梁经历过两次申奥,是北京申奥成功的关键人物。2008年,年近耄耋的何振梁出任北京奥运会火炬手。他的一生,几乎可以说是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史。

  汪大昭:他致力于传递奥林匹克理念

  何老驾鹤西去,体育圈悲痛惋惜。资深体育媒体人汪大昭谈到何振梁对中国体育的功绩:“老何在国际奥委会工作,通过与西方的接触、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长期致力于把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和教育理念传递到中国来。从奥委会卸任后,他转向文化教育的工作,帮助中国更好地理解‘奥林匹克’。

  几十年前,奥林匹克在中国算是“新鲜物”,作为东方国家,理解奥林匹克的意义并不容易。如今,中国体育在奥运会赛场争金夺银,从成绩上迎头赶上。与此同时,在更广阔的维度,何振梁担任国际奥委会文化与教育委员会主席整整十六年,卸任后,他依旧从事相关工作。

  “回忆过往,我们应该懂得他的付出,明白他的用意。正因为他努力,我们可以在更高的视角看待奥林匹克。如今,北京正在申办冬奥会,我们应该沿着何振梁的思路走下去,相信古老的东方民族可以融入进奥林匹克的大家庭。这不仅仅是竞技和比赛,也是文化和教育。

  金汕:机缘巧合走进体育 为北京申奥夜以继日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体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金汕回忆,当年,何振梁进入体育界有点“误打误撞”的意思:“何振梁的英文和法文水平出类拔萃,1956年中央开会,27岁的何振梁有幸为毛主席做翻译。毛主席问起他的名字,何振梁答毕,毛主席说道:‘哦,是振作的振,栋梁的梁。’

  “后来,何振梁多次为周恩来总理做翻译。他曾回忆,跟随周总理的经历,自己不仅学到翻译的技巧,也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和敬业的精神。后来,何振梁在自传里写下了‘周总理是我毕生学习的榜样。’这句话。

  金汕介绍,一次机缘巧合,让中国体育“邂逅”了何振梁:“一次,何振梁从维也纳回国,正好遇到了国家体委的领导张联华,他发现何振梁才华横溢。巧的是,当年何振梁的领导赵尔陆上将,正是新中国第一任体委主任贺龙的部下。贺龙的一封信,把何振梁调到国家体委,从此,何振梁与体育结缘。

  何振梁真正为人所熟知,是2008年北京申奥的陈述演讲。金汕回忆,何振梁为了那次演讲,几乎夜以继日地工作。

  “第一次申奥失败后,何振梁曾伤心地说:‘费了半天力气,却没成功。但我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申奥成功。’”金汕回忆。

  为了第二次申办,何振梁总结了前次的失败。他认为,申奥的关键,是要争取更多奥委会委员的支持。因此,国际奥委会召开的所有关于申奥的会议,何振梁全部出席,不惜累积飞行了几十万公里。金汕说:“可以说,何振梁为北京申奥成功立下了很大功绩。”(完)

密织精细管理网 推进环境美秩序优
  专家把脉 部门联动 群众参与   8月2新浪辽宁
220千伏盛京—滂江电缆线路工程实现盾构隧道全线贯通
  9月1日,位于大东区地坛街与善邻路交会处,新浪辽宁
周四太阳仍“撒欢儿” 周五阵雨淅沥沥
  随着中小学正式开学,阳光也像小孩子一样撒欢儿了。新浪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