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法院:依法保障诉权“宁难自己不难群众”

27.11.2014  12:36
        辽阳市白塔区法院在城市区划调整带来的案件3倍增长的巨大压力下,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宁肯自己办案受累,不让群众诉讼受堵。两年来,没接到群众有关立案难的投诉,区人大、政法委等领导对法院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2012年底,辽阳市行政区划改革,地处市中心的白塔区辖区面积及人口均增长一倍以上,导致收案爆炸式增长,由原来的年千件左右,逐年递增至目前3500余件,增长3倍以上。然而,办案法官却没有增加,全院有审判职称的仅21人。

        2013年初,面对突了其来的巨大压力,刚刚从检察院调任的院长李秀丽也想过适当提高立案门槛,立案庭也是能挡的案子尽量往外挡。但很快就接到群众反映立案难的各种投诉。一边是缓解审判工作的巨大压力,一边是保障群众的诉权,如何权衡?问题严峻地摆在李院长及白塔法院面前。为了寻找答案,春节刚过,李院长带领“一班人”走访了全区十多家律师事务所、部分人大代表及部分当事人,当面倾听他们对立案难的意见和建议。群众的呼声最终使李院长及院领导班子找准了定位:压力再大不难动摇司法为民理念,案子再多不能剥夺群众诉权;立案门槛不但不能提高,还要全部撤掉,敞开大门收案,依法保障诉权。

        面对案多人少,白塔法院把所有压力都自己扛,靠内部挖潜,回应群众期待。

        加强立案庭,合理分流案件。给立案庭配备8名工作人员的超强阵容,占全院总人数的八分之一。对依法应当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为了避免滥诉现象和因工作简单造成群众诉累,立案专门制作了制式风险告知笔录,对所有来立案的当事人都由立案法官认真询问填写,并附于卷宗之中。成立速裁庭,对法律关系简单、双方争议不大的案件先行调解,快速裁决,回聘2名退休的民庭庭长参与案件调解,每年消化掉三、四百件案件。积极助力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与交通、医疗、司法所等调解组织建立和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每年诉前化解三、四百件案件。今年诉前调解医患矛盾案件35件,使绝大部分医患纠纷被分流在诉讼之外,为当事人提供了便捷、高效的维权服务。实行社区普法等便民举措,指导当事人准确合理行使诉权。安排41名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担当胜利街道药机社区和纸机社区的网格管理员或义工,采取开设百姓身边法律课、参加社区居民议事活动等措施,宣传法律,并有针对性地解答群众提出的遗嘱继承、婚后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归属、抚养费给付标准、离婚后财产纠纷、公房使用权等法律问题,对当地发生的矛盾纠纷也可就地立案,并指导当事人准确合理行使诉权,提供纠纷解决的建议。

        提高诉讼服务水平,让群众感受快捷高效的立案服务。为给群众创造一个好的诉讼服务环境,因陋就简,对立案大厅进行了改造完善。全院办公面积不足3000平方米,本已相当紧张,又挤出几十平方米扩建成立案大厅,用于服务群众。折掉玻璃墙,实行柜台式办公接待。设立大型电子显示屏,使诉讼权利义务、诉讼风险、诉讼费缴纳办法和办案时限一目了然;触摸式电子查询仪实现了立案流程一键查询;将原来的铁制桌椅更换为藤制桌椅和茶几,摆放了笔墨纸张、纯净水、方便杯、老花镜等便民服务柜,增添了常绿观赏植物,营造了温馨轻松的氛围;设立了专职导诉员,为群众提供咨询导诉、案件受理、诉讼交费、流程查询、法官联络、材料转接及诉前调解等诉讼服务工作。如今,柜台式办公、一站式服务、人性化环境的诉讼服务中心,为群众创造了干净、整洁、温馨的诉讼环境,对于消除群众的焦虑心理和激动情绪起到良好作用,成为展示法院文明司法、为民司法良好形象的重要窗口。在硬件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全面提升软环境建设。针对立案工作审查过严、审查时间较长问题,做了三方面改进:一是及时受理起诉和申请,对符合受理条件即来即立,并立即向当事人送达案件受理通知书,当日立案率达90%以上。对有管辖权的案件,不得以其他法院有管辖权为由不予受理,也不得违反法律规定移送其他法院审理,无推诿和拖延立案现象。二是立案工作不进行实体审查,不要求当事人在起诉时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或组织机构代码、本人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证明材料及相关证据的原件等。三是规范服务标准,文明礼貌,态度热情,服务周到,高效快捷,杜绝冷横硬推、拖延扯皮等行为。立案工作思路的调整、作风的转变,社会各界群众立即案件当事人特别是律师界普遍反映便捷、高效、受尊重。为切实满足群众需要,他们还开展上门立案和预约立案服务,方便当事人行使诉权。转变原来传统、单一的坐堂立案工作模式,方便不同群体立案要求,提供上门或预约立案服务,确保所有群众都能依法行使诉权。一年来,为行动不便的当事人登门立案15次,为路途远或外地当事人预约办理立案手续36次。开辟特别类型案件的绿色便民立案通道,帮助当事人实现诉权。对涉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农民工讨薪、赡养等案件开辟绿色便民立案通道,与审判庭或执行部门反馈对接,做到快立、快调、快审和快执,确保群众合法权益的及时有效实现。比如,去年12月5日,农民工伍超等153人申请大连中凯达建筑公司执行仲裁机构裁决案,立案庭当天立案、当天送达、当天将案件移送给执行局并介绍裁决和申请人的具体情况,执行干警立即前往大连的多家金融机构,查封划拨了被申请人的账户和款项,仅几天时间就向153名公民工兑现了薪资70余万元。

        加强窗口协调和司法救助工作,保护困难群众诉权。对于不属于法院主管和我院管辖的案件,尤其是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或复杂敏感案件,耐心向前来立案的群众释明相关法律规定,详细解释不能立案的理由,同时向其指明合法的权利救济渠道,并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协调有关单位、政府机关帮助其解决问题。对于经济确有困难的低保户,告知找法律援助的律师书写诉状,对其诉讼费用实行缓、减、免等,确保这部分当事人依法平等行使诉讼权利。今年以来,共对19件案件进行了司法救助,涉及缓、减、免的诉讼费用达12万元。

        全员办案,共同分担压力。为缓解案多人少对一线法官的压力,院里决定实施全中办案,全院除院长李秀丽外,其他有审判职称的共20名法官,无论在什么部门工作,人人有办案指标。有的身兼多职。政治处共有主任和干事2人,上午处理完业务工作,下午就到刑庭参加合议。主管立案工作的副院长王长远坐镇立案大厅,亲自担任导诉员,为当事人解答问题、引导诉讼流程。有的独挡一面。民二庭全庭只有徐萍庭长一人,庭长、审判员、书记员工作均由这位年近退休的老庭长一人担任,每次组合议庭需要向其他庭、处、室借用法官,就是这样,她一人几乎承担了民二庭的全部案件,累病了都不肯到医院就医,不知疲劳地工作在审判第一线,出色地完成了分内的工作任务,赢得领导和同志们的交口称赞。为了解决案多人少又要确保案件质量的矛盾,院里规定凡上审委会研究的案件,一律院专委蔡红提前阅卷把关,会上除承办人汇报案件,蔡专委要做补充发言、发表意见。对于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或改判的案件,一律定期进行研讨,由审委会委员集中阅卷,与业务庭进行集体研讨,达到找出问题,改进工作,以案代训的目的,使案件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白塔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司法的阳光,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诉讼难”的问题,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法院的诉讼服务中心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称赞和上级机关的认可,被评省共青团评为“青年文明号”。

(作者单位:辽宁高院立案一庭)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