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心贵于黄金决心胜过挑战 ——新常态下企业家访谈录

28.02.2015  10:43

  “冷中有热、降中有升、忧中有喜”,新常态下的“新东北现象”引发各界关注。

  经济形势怎么看、困境难关怎么闯?在市场打拼的企业家最有发言权。“信心贵于黄金,决心胜过挑战。”这是东北许多企业掌门人的共同心声。

  外面寒风凛冽,车间内热气腾腾。在华晨宝马铁西工厂的焊接车间里,685台的机器人正在焊接车身,巨大的机械臂与飞溅的火花在空中交错,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华晨宝马公司副总裁海森说,宝马在沈阳的投资布局不仅是整车,最新型的发动机工厂、研发中心明年也会投产。

  在海森看来,沈阳市、铁西区两级政府为企业排忧解难,营造良好的软环境,是宝马在东北扎根的信心所在。

  “让世界所有顶尖建筑写上中国企业的名字”,是沈阳远大集团的座右铭。

  “市场有好的时候吗?”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形势,远大集团控股会总监贺先文说,“企业要发展壮大,不要指望出现卖方市场,关键是自己能不能靠创新引领市场、创造需求。

  这家产品远销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民营企业,已成长为世界最大的幕墙企业和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电梯出口商,2014年实现销售收入165亿元人民币。

  “无论经济冷还是热,能创新的企业就有饭吃。”贺先文说,公司计划到2020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相当于再造4个今天的远大。

  远大每一座摩天电梯、华晨宝马每一辆汽车,智能化、个性化的特质越来越鲜明。以工业4.0为代表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正风起云涌。

  在沈阳鼓风机集团车间,董事长苏永强带记者参观为百万吨乙烯装置生产的压缩机,这种装备以前全部依赖进口。

  一位石化企业老总曾对苏永强说,如果没有沈鼓,中国企业就伸着脖子任人宰割;有了沈鼓,我们就敢跟老外说不!

  “现在外国同行们对我们刮目相看,而且还带三分恐惧,因为我卖一台,对手就减少两亿元的收入。”苏永强说,“我们是被市场逼出来的。越是困难,国产化的道路越要坚持走下去!

  与沈阳鼓风机一墙之隔的北方重工集团,是新中国第一家重型机器厂。车间里,一台为新加坡生产的大型盾构机正在组装刀具。

  “困难再大,勒紧裤带也要挺住。”北方重工集团董事长耿洪臣说,“国企要讲责任与担当,我们有信心渡过难关。

  大型盾构机、大型压缩机,这些产品被誉为“国之重器”。面对困难,大家一致的选择是“转型升级,挺过这一关。

  “为什么通用、西门子能够屹立不倒?”苏永强说,“他们不光卖产品更在卖服务。”2014年,沈鼓一家生产服务性企业,利润率达到22%。“我们不仅要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还要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

  北方重工努力的目标是:出口额占销售收入的一半,目前已占到了三分之一。

  大连科德数控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虎,带领技术团队将五轴联动机床打入德国市场,让业界刮目相看。

  “任何一个产业都不会走到尽头,关键是能不能通过创新提升自己。”陈虎说,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在全国的地位和优势无可替代。“遇到困难,既是挑战,更是机遇,考验大家能不能坚守和创新。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