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安监局、公安局、环保局联合倡议:请广大市民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倡议书中提到,集中燃放烟花爆竹不仅易引发火灾、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和财产损失,还带来了空气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危害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每年初八燃“开门炮”的硝烟,已使沈城PM2.5指数成倍飙升,而且新增大量垃圾加重了环卫工人的劳动量,也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
三部门请市民自觉遵守市政府关于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燃放时间为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燃放地点为三环以内定点燃放;广大市民在允许燃放时间内尽量不燃放或减少燃放烟花爆竹,以减少火灾的发生和环境污染;广大商家在新年开业当天不放“开门炮”,可以换成清洁环保的电子鞭炮祈求生意大吉。
微信上小女孩问:蓝天去哪了?
初二女生倡议不放鞭炮,得到多人点赞
春节放不放鞭炮,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几天前,沈阳一名初二女生在微信上倡议大家不要放鞭炮,得到了很多人的点赞。
这位发微信的女孩叫彭子涵,是东北育才初二学生。她在微信中写道:“同居一座城、共爱一片天。马上就要过春节了,市民又可以放鞭炮了。在放鞭炮的同时,大家可曾想到过环卫工人的辛苦?可曾想到过放鞭产生的大量烟雾?据环保部门发布,沈阳去年的空气质量在全国74个城市中,达标241天,比平均达标数少了49天。为了我们居住的城市更宜居,为了我们的天空更蓝,我承诺今年过年不放鞭!”
彭子涵还在这条微信上配发了7张图画,全部都是她手绘的。其中一幅画上写着:“蓝天去哪了?在一家人快乐地吃着年夜饭、欣赏着美丽的礼花时,我们会注意到满大街的鞭炮碎屑和隐形的杀手PM2.5吗?”
2月15日,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联系上了彭子涵。她表示,她一直很关注城市的环保问题,“放鞭炮是中国人的传统,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我没有能力让大家都不放鞭炮,所以我就想到发起一个倡议,让我身边的同学,以及和我一样大的孩子都不放鞭炮,这样就能让烟雾和鞭炮碎屑以及PM2.5减少很多。没想到我的微信发出后,得到了很多同学的认可,他们在点赞的同时,也承诺今年不放鞭炮了,我很高兴!”
彭子涵的父亲表示,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是有益的,“我支持她!今年我们家不放鞭炮了。我听说孩子班上很多同学回家和家长说了,家长也都不准备购买鞭炮了。”
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杨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