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输液“通血管”不靠谱
气温骤降,这两天,沈城医院神经内科门诊量增加三成。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宋艳荣表示,随着气温的变化,血管收缩变细;空气干燥致水分消耗,易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血液流通不畅,血管的剧烈收缩易使得血管壁上附着的斑块脱落,斑块随血液流到狭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
近年来,“一年输两次液能疏通血管”的做法在坊间流行开来,每到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季节,不少老年人就到医院去输液,希望能“预防”心梗或脑中风。对此,专家表示,输液通血管的做法不靠谱,输液不当反而会损害身体健康。
输液有预防作用无科学依据
●普遍存在
每到换季时就主动要求“通血管”的做法在各大医院都是很普遍的现象,医生也经常在门诊遇到一些人主动要求输液来预防脑血管疾病。这些人群中不少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病史或曾发生过心脑血管疾病者,对突发心梗或中风的风险比较担忧。
●专家说法
宋艳荣表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需要根据病因长期综合防治,光靠短期一两种药物并不能起到预防作用。从医学角度来看,仍要讲究对症治疗,尤其是输液药物,更应针对病情考虑。静脉输液所用药物从理论上确实可以起到调节血液的黏稠度,扩张血管,改善脑部供血的作用,但是目前尚没有得到科学、严谨、大规模的临床验证。
频繁输液或将带来不良后果
●普遍存在
在采访中,有不少老人都觉得输液“通血管”很管用,甚至觉得“一输上液就得劲儿”。据了解,这些很管用的药物大多是如“脉络宁”、“丹参”、“血栓通”之类的活血化淤药物。
●专家说法
宋艳荣解释说,输液是有疗程的,在输液期间这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或许能起到一定作用,但若停止输液,药物的半衰期就过了,药物代谢完就没有通血管的作用了。很多老年患者常常合并有多种疾病,平时就服药较多,如果再长期大量输入药液,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增添肾衰风险。而对于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更不能随便输液,因为大量输液极易引起心衰发作,这是非常危险的。同时,输液的风险还包括静脉炎、过敏反应等,尤其是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冬季输液通血管不靠谱,还应到医院系统治疗。”
●给您提醒
冬季老年人晨练习惯要改改
很多中老年人有晨练的习惯,早上六七点就出门了。宋艳荣称,在冬季这个习惯要改改,“早上7点至11点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间。下午4点的温度比较适宜锻炼,这个时候,机体已经舒展开了,精神、体力、心肺功能也相对较好。”
运动形式建议选择步行、跳舞、游泳、打太极等简单、温和的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