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置精准对接 重点学员长期跟踪 我省拟在3年内为5000名农村带头人“充电”
这几天,营口盖州市广思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苏广思一直带着社员们开会,他要赶快把在大梨树培训基地参加“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学到的知识传播给乡亲们。“培训拓展了我的思路,坚定了我的信心。我要依托家乡的自然优势,带领果农们一起发展,让家乡更美,果农更富。”苏广思说。
在全省范围内,有苏广思这样想法的大有人在——不仅自己能创造财富,还能带领乡亲们奔小康。
2013年,我省启动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工作,依托地处丹东市的大梨树村部级培训基地和朝阳市范杖子村省级培训基地,持续开展培训。累计培训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学员共3200人,培养了一批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实用人才。
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主要对象为村“两委”班子成员、新型经营主体、大学生村官等。通常选择“绿领”,也就是新型职业农民中的佼佼者,进行再拔高培养,提升其经营理念。培训中,根据情况再选拔出重点学员进行长期跟踪,为其提供政策、市场信息等后续支持。通过这种记录、发现、跟踪、服务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并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
“用农民的话,说农民的事,启发农民的思路,激发农民的干劲。这是最生动,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省农委人事处副处长张宇介绍,本着这一思路,我省创新丰富课程内容,通过聘请往期优秀学员现身说法,组织学员到农事企业、农场、合作社参观考察等方式,不断激发大家的创新创业热情。
随着培训的深入开展,课程设置也在不断调整创新。张宇介绍,从2017年开始,我省在培训中开设法律知识讲堂,为农民致富提供法律支持。“市场经济的发展,新型供求关系的出现,使农民对法律问题和法律知识的渴求非常强烈。在培训中加入法律知识普及培训,大家感到非常实用。”张宇说。
如今,大梨树和范杖子两个基地的培训工作日趋成熟,我省开始酝酿实用人才梯队建设工程。“我们要用3年时间,在省内不同地域进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的布局。针对不同区域的产业特点,制订不同的培训课程计划,让更多农民接受培训,同时培训内容更有针对性。”张宇说,今年计划选择先进村、农业院校5个至8个,完成基地挂牌,预计培训1000人。明年、后年各培训2000人,用3年时间为5000名农村带头人“充电”。同时,在省级人才基地建设中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动态管理。培训成效好的基地保留,效果不好的末位淘汰,再补充新生力量,以保证整个培训工程的良性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