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比翼飞 琴瑟奏谐音——记全国五好文明家庭辽阳市唐革军家庭

01.12.2014  20:36
  在辽阳市白塔区南门街道,居住着一位辽阳市的风云人物,她虽然63岁了退休在家,却仍朝气勃勃,不减对生活的热情。她与丈夫韩德仁举案齐眉、比翼共进,在家庭传承孝道亲情,对孩子循循善诱,还双双投身公益,几十年留下无数的感人事迹,还带动身边的人,成立爱心团队服务社会。唐革军已经成为辽阳的公益名人,她充满了正能量,象一把火,走到哪里就把哪里点燃,也点亮了辽阳。

  一、甜蜜爱情促事业成功

  唐革军的爱人韩德仁,踏实肯干,正直善良,有责任心,有担当,但个子矮长得丑。唐革军家里对这桩婚姻特别不满。家人背后对韩德仁说:“我女儿在家都不干家务活,嫁给你也不能受委屈。”婚后他就抢着干家务活。知夫莫若妻,唐革军告诉丈夫:“家务活不用你,只要你干好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妈妈就会另眼相看的。”于是韩德仁艰苦奋斗十年整,在改革开放,打破大锅饭的特殊时期,30岁的他自告奋勇当上厂长,为社会安排了近千个待业青年,为辽阳市个体经济发展贡献了青春和力量。付出终有回报,在1983年至1985年被评为省劳模、人大代表、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全国百名优秀青年厂长等荣誉。三次受到胡耀邦、习仲勋、胡锦涛和李克强、刘彦东、李源潮等中央首长的接见。争当这些荣誉只为了证明给妈妈看,让她知道女儿的眼光没有错。

  二、孝老抚幼共建和谐美满之家

  唐革军是一个心肠热又闲不住的人,退休后主动把工作定位到社区,主动承担了社区关工委主任工作。但她坚守“百善,孝为先”的古训,先把家管理好。唐革军婆家兄妹八个,大姑姐同婆婆共住,她从不因大姐在老人身边,就心安理得不管了,不仅尽量多地往婆家买米、面、油、菜、衣物等生活必需品,还从精神上关心他们,一有时间就陪陪他们散步、聊天,老人生病就耐心照料。爱人在家排行老五,可孝顺老人两夫妻总抢在第一。婆婆一家看到唐革军退休后为老年人组织活动很成功,爽快地说:“革军,你工作忙,就别往这跑了,把你那个老年的事干好,我们老韩家脸上也有光啊!”唐革军说不行,搞好工作首先要行孝,当家长的是孩子的影子,给子女做好尊老孝亲的榜样是我们的责任。

  唐革军有三个孩子,俩儿一女。为了培养孩子成才,他们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做对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的人。长大以后,当面临他们毕业择业、复员退役的人生十字路口时,也曾有负面情绪,觉得父母不给她们铺路,全要靠自己奋斗。唐革军夫妇常常告诫孩子们:不要攀比,踏实做人才是正道。只要你们身体健康,与人友善,勤劳朴实,无论走到哪,都会受欢迎。如今这三个孩子,全在外地,凭自己的双手,工作有了,地位有了,房子、汽车都有了,每当节假日全家人团聚时,唐革军都拍着他们腰板说:“孩子们,你是最棒的!

  三、热心公益大爱无疆

  其实唐革军的小女儿韩知音是26年前在商店柜台上捡来的弃婴,她刚出生6天,就被父母遗弃。唐革军看着怪可怜的,便抱回家如同己出抚养她,丈夫也非常支持她的做法,夫妻二人对女儿的成长比两个儿子还上心,培养她学钢琴、学舞蹈、学书法,钢琴考到了十级,女儿出落得亭亭玉立,如今在北京做瑜伽教练,直到今天自己的身世她还不知道,幸福得像个小燕子,整天叽叽喳喳快乐极了!

  唐革军是热心人,她常说看到有困难的人不帮她心里过不去!结婚40年来,他们夫妇帮助别人、服务社会的事他们自己也说不清做了多少。

  2003年唐革军儿子当游泳教练时,认识了一个学游泳淘气的孩子叫小伦。平时打架逃课没收没管的他正读小学三年级,爸爸去世,妈妈跑了,留下小伦给退休金很少的奶奶带。唐革军了解后决定让小伦住在自己家整三年,像自己孙子一样严管,让女儿为他补英语,让侄儿为他补数学,唐革军天天督促他放学后写作业、练书法、描字贴、补作文,告诉他做人的道理。

        她还坚持10年主动帮助社区里一位8旬孤寡老人宋秀兰,经常为她送钱买药,送换季衣服,陪老人包饺子、看春晚,发动社区左邻右舍陪老人打扑克聊天消除寂寞,老人总夸共产党为我培养了一个好女儿呀!邻居家失火,她送去自家棉被。为让活跃社区群众文化生活,她自费十万余元把泰和园零散锻炼的百姓组织起来,成立了广场舞、太极拳、柔力球等十八支队伍,泰和园已成为市级文体示范广场。去年,韩德仁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为辽阳市白塔区孔子学校自费4000余元彩绘传统老24孝,宣传传统文化。四川两次地震她都捐出1000元做为特殊党费。

        组织有爱心的“五老”成功举办了六届冬(夏)令营,自费3万余元带贫困孩子学习乐印制了队旗、条幅,带领教孩子们开展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根雕,参观雷锋纪念馆、39军军史馆……。积极参加妇联组织和关工委组织“巾帼志愿者”行动,实名制帮扶贫困少儿,组织20名“五老”人员帮扶了20名弱势少儿。在关爱单亲母亲活动中常年帮一位首山镇阳寺村重症肌无力女患者,组织带领爱心人士为其捐款,此举感动了县妇联、工会、残联,在农村宅基地那么紧张情况下特此110平地皮,解决了李宁母子的住房难题;她主动与四位藏族班学生结对子,经常把孩子领到家中给他们做好吃的,并让他们牢记我们都是中国人,只是民族不同、习俗不同,要珍惜三年的内地生活长大后报效祖国。她还组织有200名少年儿童参加的大手拉小手志愿者护绿队伍,使孩子从小养成爱家乡献爱心的好习惯。

  唐革军夫妇相濡以沫、幸福美满。展现了优良的家庭传统道德,又弘扬了当代雷锋精神,充分实现了人生价值,真是夫妻比翼飞,琴瑟奏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