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空巢儿童”或存心理问题

03.12.2014  12:05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问题

您可能听说过留守儿童,但听说过空巢儿童吗?

如今,城市中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或高知或身居要职,但因工作繁忙将他们扔给老人或保姆照顾。

“这种孩子目前还没有明确定义,我们暂且称呼他们为空巢儿童,”沈阳一所中学主管德育的李主任说,“目前这种孩子数量很多,且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这种家庭中,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或会出现心理问题。”沈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的周老师昨日表示。

从小跟爷爷奶奶长大

10岁男孩惹事还爱吹牛

天天(化名)10岁,今年上小学四年级,妈妈在生下他后就走了,爸爸后来有了自己的家庭,天天完全由爷爷奶奶带大。爷爷奶奶家庭环境非常不错,男孩安静的时候很惹人喜爱,喜欢劳动,优点是非常大方,但问题也来了,他看到别人有的东西他没有,就会直接拿走。如果老师说他,他就会说:“咱家有钱,等以后我让我奶奶给你们一人买一个。”

另外,天天还非常敏感,不允许同学们提到父母,每次有小朋友提到父母,他都会大喊“我有爸爸妈妈”。天天还特别想要吸引别人的注意,上课的时候爱喊几句、踹同学等等。“后来孩子自己也说,如果他不这样做就不会有人关注他,他就是想让别人注意他。”天天的心理辅导老师说。

东东(化名)今年15岁,4岁的时候妈妈因病去世,爸爸工作忙经常不在身边,东东小时候上长托,长大了上寄宿制学校。爸爸偶尔回来,对他的教育基本是暴力式的,在男孩的讲述里,每次犯错,爸爸对他“非打即骂,非常害怕爸爸”。

“孩子性格其实挺内向”,周老师说,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就是因为一次男孩因为手机坏了不敢和爸爸说,就想到抢一个,于是在市场上买了把刀,就这么走上了抢劫的道路。

80%“空巢儿童”

或存不同程度心理问题

实际上天天和东东的问题并非个例。

“这种孩子目前还没有明确定义,我们暂且称呼他们为空巢儿童,”沈阳一所中学主管德育的李主任说,“目前这种孩子数量很多,且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昨日,沈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的周鹭老师表示:“这种家庭中,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或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周鹭介绍,城市中的“空巢儿童”的父母或高知或身居要职,但因工作繁忙将他们扔给老人或保姆照顾。她强调心理问题虽然不等于心理疾病,但这类心理问题长期得不到关注和疏导,会发展成严重的儿童心理问题。

“这种孩子通常情商上、智商上都没有问题,这种表现就是典型的缺乏爱,小的时候或内向或暴躁,等到孩子青春期爆发出来,或者表现为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徐秀艳老师说,“其实这些孩子很多家庭环境都不错,爷爷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孩子的生活,但不会与孩子有更多心灵上的关爱和交流,这就让孩子心理上情感上非常匮乏,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无论多忙,都要从小关注孩子的成长。”

其实很多空巢孩子小的时候还好干预治疗,因为孩子小的时候愿意表达出来,但很少有这种家长来带孩子就医,不是说问题不严重,而是这样的孩子父母都不在身边,根本关注不到,慢慢就发展得越来越严重。

孩子情感缺失无法“补课”

建议寻找契合沟通方式

沈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的徐秀艳老师表示,一些孩子在年幼时便与父母长期分开,或缺乏感情依靠、性格内向,遇到一些麻烦事会显得柔弱无助;或情绪欠稳定,再加上意志薄弱,造成情绪失控和冲动,对周围人产生戒备和敌对心理。这种敌对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攻击行为。

“我们只能对他的创面进行治疗,孩子情感上的缺失是我们无法弥补的。”徐老师说,“因为工作原因无法陪伴在孩子身边根本不是理由,只要父母有心,其实都有办法解决。比如每天打打电话,用微信、视频和孩子交流,只要用心,让孩子感受你对他的关心和爱,距离、工作都不是问题。”徐老师说,那些说工作忙,说没时间,归根结底还是对孩子的教育和心理问题不够重视。

如家长发现孩子“异常”,可拨打沈阳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公益热线024-88514518,与心理咨询老师进行咨询。

如果你的孩子

有如下行为超过3条就要注意了

二年级以下的小同学,如果通过两年的学习仍无法建立规则,符合以下3条以上,家长就应该重视并进行必要干预。

1.上课下地溜达

2.学习能力不强,无法专注地学习和写作业,持续玩小贴纸、铅笔等

3.不善于情感表达,有暴力行为、好打架等

4.情绪控制不好,易怒

5.胆子小,不敢说不敢做

6.出现逆反,表现出不听老人话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主任记者 张丽彬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