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公交都市 20多个问号拉直
10月29日下午,沈阳宾馆近百人的会议室内座无虚席,一次特殊的“考试”在这里举行。“考官”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考生”则是市领导佟晶石,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环保局、市交通局、市建委、市安监局等部门的负责人。
此次,市人大常委会以专题询问“一问一答”的形式开展监督工作,请有关部门对当前沈阳在创建公交都市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等现场作答。
在两个多小时的询问中,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及部分市人大代表们就公交都市创建工作连连发问,围绕公交线路及场站规划布局、公交车辆运营及更新改造、公共交通长效投入保障机制建立等方面,共抛出了十大方面、20个小问题,有关部门领导认真记录,并开诚布公地回答。
明确新建社区通公交条件
“沈阳下一步在公交线路规划和建设方面是怎么考虑和安排的?特别在线路较少的地区怎么增加公交线路?如何缩小车隔,保证准点率?”“市政府准备采取什么措施加快解决公交场站建设?”“沈阳明年在更新改造公交车辆方面有什么安排?”……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部分市人大代表的问题反映了广大群众的关切。
对此,市交通局、市规划局、市公安局等部门负责人回应:“交通局以一环减负、二环优化、三环组网、四环放射为原则,2016年,将新开公交线路20条,调整公交线路10条,具体指向浑南区、沈北新区、铁西张士开发区。特别是围绕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沈阳将通过推行大站快线、普线公交和定制公交,对新建的2万人口以上、入住率超过50%的社区,无条件通达公交。此外,沈阳将新增100辆新能源车,在41条干线公交线路上加密车隔,并通过智能化的手段和强化行业的自身管理,来保证公交车的准点率。”
“现在公交入场率不到70%,预计到2017年沈阳公交入场率将达到85%,届时公交车为6200辆。到2020年公交入场率要达到100%,届时公交车辆将达到8500辆。”
“未来两年,沈阳将在符合条件的18条主线路上,增设183.3公里的公交专用道。届时,沈阳的公交专用道总长将达到381.3公里。预计今年年底,沈阳将新增15套电子警察。”
“2016年,沈阳计划新增公交车辆1000台,其中657台用于老旧车辆的更新,343台用于新开线路以及填补一些既有线路的加密车隔。今年内,要重点提高早晚高峰五分钟的车隔比例。”
沈阳明年将试点电子站牌
在沈阳建设智慧城市的火热氛围中,关于智慧交通管理、智能公交建设以及“乘车易”APP的推广使用等问题成为本次专题询问的热点。
对此,市交通局有关负责人回应:“市政府已将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作为沈阳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把‘乘车易’系统的开发及上线运行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十大试点项目之一。沈阳市公交智能系统建设项目已正式获批交通部试点补贴项目,第一批获专项补贴资金1000万元。下一步,市交通局将利用新闻媒体等传统媒介和新技术衍生媒介推广‘乘车易’。关于电子站牌建设,目前项目设计已经完成,正在调试过程当中。2016年,沈阳将在公交专用道的部分站点试点建设电子站牌。”
安保系统保障出行安全
“针对在公交车上发生的刑事案件,以及妨碍公共交通车辆正常运营、侵犯公交驾驶员和乘客人身安全的违法行为,市政府有怎样的应急预案?关于车辆自身安全有哪些保障措施。”……
面对询问,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说:“公安机关设立了由刑警大队、基层派出所等组成的专业公交地铁安保系统。在公交车辆自身安全防控方面,2015年沈阳在新购置的500台公交车上,安装了自动灭火装置、自动喷淋系统,配置了自爆式的车窗玻璃、驾驶舱全封闭系统。”
“问”问到了社会普遍关注、而又亟需解决的问题,问到了群众关切点和公交建设的关键处,体现了为民代言。“答”答的实事求是,不遮掩矛盾,客观深入地讲透办结目标、办结措施,讲清了下一步的想法和存在的问题。在沈阳驶向“公交都市”的过程中,本次专题询问必将起到重要的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张弛、邸雪莹
编辑: zfw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