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单车填空白 一骑当先好心态 服务升级多平台 缔造幸福有情怀
听民声设公共自行车系统
每到夕阳西下的时候,下班后的孙阳,都会在最近的公交站点换上公共自行车,骑行半小时回家。孙阳很满意厦门海沧区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认为它“真正方便了老百姓的生活”。海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公共自行车营运部经理陈柏延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从2013年9月办理第一张卡,到如今办卡数量达到7.5万张,站点从4个到240个,车辆数从200辆到6000辆,这些数字变化,反映出群众对公共自行车的喜爱,7.5万张卡,就是7.5万个赞。
市民的点赞就是对这一民生工程的最大肯定。不仅如此,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也被称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样本,构建社会治理“厦门模式”的载体,体现了“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的施政理念。
陈柏延告诉记者,项目在建设初期就始终按照“共同缔造”理念,以“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思路,从项目启动开始,在站点设置、线路规划及运行管理等方面,通过座谈会、网络征集、问卷调查、现场征集等形式广泛征求专家学者、民主党派及广大群众意见与建议。约有9万人次参与,归集整理有效意见建议500余条,小到提议自行车车身颜色,大到建议自行车运营模式,这些意见建议承载着群众对海沧公共自行车的满腔期待和热情。在广泛征集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提出实现五大功能,即接驳功能、代步功能、补充功能、健身功能、旅游功能;满足十大需求,即公交换乘、上班、上学、购物、就医、运动、休闲、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出门办事的建设目标。
在群众共同参与下,2013年9月1日,集健身、出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投用,填补了厦门市公共自行车系统这一空白。收费标准为1小时之内免费,1小时以上2小时以内收1元,2小时以上3小时以内收2元,3小时以上,按每小时2元递增。
纳民智爱心单车全来自捐赠
值得一提的是,在群众共谋的过程中,一场认捐自行车的爱心接力不曾停歇。截至目前,已投用的6000辆“爱心单车”全部来自社会捐赠,可谓名副其实的“爱心单车”。
与此同时,海沧区的公共自行车投入使用以来,依然保持“零缺损”纪录。“这仍然得益于全民参与共同缔造。”陈柏延告诉记者,不仅爱心单车全部是由社会各界、企业和市民捐赠,公共自行车的日常管理和维护,也都是600多名义工、志愿者自愿报名轮值,真正做到大家出力大家用。此外,在全省率先出台《海沧公共自行车道路管理规定》,禁止乱停放。
广大市民在见证海沧公共自行车成长的同时,也成为绿色骑行的享受者,公共自行车悄悄渗透进市民的生活,成为大家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至今年3月22日,海沧公共自行车总骑行达1300多万人次,2017年每月日均骑行人数均超过1.3万人次,锁柱使用率达5.5次/天,部分站点最高超过30次/天,超过杭州。
顺民情服务功能继续升级
细节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温度。海沧公共自行车的成功,还体现在它始终坚持人性化,充分贴近群众的需求,从而让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温馨。先是根据市民的建议,推出手机App“曲奇单车”,市民可通过手机查询自行车站点分布、周边商业情况等,软件还能自动生成骑行路线供市民参考。前不久,该集团又开通了微信借还车,这样一来,就再也不担心忘记带自行车卡了。此次开通的借、还车功能,依托于微信平台,用户只需关注“海沧公共自行车”微信公众号,在通过个人资料的认证后,就能用手机在线上借、还车,还能体验查询站点分布等自助服务。
服务群众没有终点,海沧公共自行车始终没有停下升级的脚步。陈柏延告诉记者,今年,将再投放1000辆公共自行车,届时,居民走出小区150米左右就能找到公共自行车站点。
集民意一项工程节省资金超九千万元
着力办一批群众最关注、需求最迫切的实事、小事。要从群众最需要的房前屋后小事做起,让群众参与进来,看见成效,形成大家共同建设美丽厦门的良好氛围。“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实施让不少习惯“大投入、大项目”的干部们对“共同缔造”有了全新的感悟。
与海沧公共自行车系统一样,环筼筜湖步道系统改造提升工程也是“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绽放的一朵小花。当时,厦门市有关部门请设计单位拿出的一份预算最初“算”出了1个亿的投入。时任省委常委、厦门市委书记的王蒙徽说:“这事我们得听听市民群众的意见。”厦门市规划局与市政园林局走进筼筜湖畔、铁路公园一带的社区,收集市民对完善环筼筜湖步行系统意见和建议。来自15个社区的200多位居民带着意见和建议与规划专家“面对面”,纷纷抛出“金点子”,仅10天就收集近600条意见和建议。厦门市规划局在这些意见的基础上,完成了改造提升的初步设计方案,舍弃了全实木的方案,选用闽南的石条步道,最后只花了200万元。
没有大拆大建,只有优化提升;没有花大钱,只有小花钱;从中看,到中用——环筼筜湖步道系统改造提升工程,从策划到启动再到管理,诠释了“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内核精神,给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带来了深刻变化。
沈阳晚报、沈阳网高级记者白昕摄影记者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