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兴顺夜市“雷人”小吃被指低俗
兴顺夜市“雷人”小吃被指低俗
管理方:如引发市民反感或是质疑,将与摊主沟通督促换模具
近日,一款外形“雷人”的甜点现身沈阳兴顺夜市。
因为甜点的外形不雅观引发质疑,不少市民认为太过低俗。
甜点外形被指低俗
“兴顺夜市有人卖外形像生殖器的甜点,小孩子看了,影响不好。”近日,兴顺夜市个别档口因出售外形“雷人”甜点引发部分市民质疑,被指太低俗。
昨晚,记者根据市民提供的线索来到兴顺夜市,共发现两家摊位出售被市民质疑的甜点,在一家甜点摊位前十余名顾客围在摊位旁驻足拍照。
一些抱着小孩的市民看到甜点后,调头就走。
摊位柜台上显著位置摆放着刚刚制作好的甜点,有粉色、黄色、巧克力色和灰色四种颜色。
据男摊主介绍,他是两家甜点店的老板,该款产品今年刚刚在兴顺夜市上市,一台制作机3000多元,现做现卖,每个20元,一个晩上能卖出七八十个,净赚1000元没问题。
对于甜点的外形,摊主并不在意:“又不上电视,没啥问题。”甜点外形不可能赢得所有人的喜欢。
“这样‘大尺度’的小吃跑到兴顺夜市来叫卖,被小孩子看到影响不好。”一名中年男子说。
不过,也有个别年轻人表示,只要甜点味道好,并不在意外形长啥样。
管理方:外地也有这种甜点
针对上述摊位出售的甜点因外形问题引发的市民质疑,昨晚,兴顺夜市管理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上述甜点是作为台湾夜市特色食品引进过来的,共有两家摊位出售该款小吃。
据其透露,兴顺夜市的小吃讲究特色,此前工作人员在考察其他地区夜市的时候,引进了不少特色小吃,在国内一些地区,还有在国外日本、韩国美食节上,均见到过这种形状的甜点。
上述负责人称,如果因为甜点的外形引发市民的反感或是质疑,夜市管理方将及时与摊主进行沟通,并督促其改变模具的形状,制作出让更多市民满意的小吃。
■专家声音
商家行为应符合社会文化氛围
辽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张思宁表示,商家销售生殖器形状的甜点其目的很明显,主要为了用这样的甜点来吸引顾客的眼球,以便让店面受到关注。
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一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社会正能量的需要,这种甜点在外观上不符合社会绝大多数人的审美观。
张思宁认为,经营态度是商家自身的无形资产,现代社会商家的行为应符合双重需要,商家在保证自己赚到钱的同时,还要肩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商家的行为应符合社会文化氛围。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速度快,商家靠玩噱头来吸引顾客,短期可能会赢得一些人的关注。但长远来看,假如商家的行为不符合社会文化氛围,受到绝大多数人的指责,社会关注本身将给商家带来无形的压力,这种无形的压力最终可能会导致生意很难做下去。
张思宁提醒商家,做生意前应首先做社会责任的评估,评估自己的生意或是产品是否符合文化氛围及社会道德的要求,如果不符合,生意可能无法做得长久,在这方面很多商家需要“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