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养成环保习惯
夏女士正是北京林业大学A4210项目的第一批参与者。A4210,是北京林业大学环保志愿者对绿色生活习惯养成微行动的简称。“A”是指Action,意为行动;“4”指衣、食、用、行4个生活方面;“21”指21天效应,根据科学研究,一个人的新习惯养成至少需要21天;“0”指节俭、低碳、零排放。
中国生态文明促进会相关负责人介绍说,2013年起,研促会和北京林业大学共同组织开展这项活动。“除了给大学生提供资金,我们还会帮助他们与社区建立联系,扩大活动范围和影响力。”
21天做什么?
A4210活动面向社区,由大学生志愿者与社区居民一对一结成对子,借助新媒体和居民们喜欢的形式进行互动,宣传环保理念。
活动负责人王辉告诉记者,每次活动前,志愿者会先和社区居委会联系,了解社区内人员组成,制定最适合的传播策略。进入社区后,志愿者通过展板、视频等,向社区居民介绍衣食住行方面的环保知识以及A4210活动目的,解答居民疑问,并在现场做一些示范。
这项活动最大的特点在于,循序渐进地向人们传递绿色生活理念,并让其养成习惯。为了解决宣教活动“一阵风”、效果难巩固的问题,北京林业大学学生想出了结对子的方法。
大学生们在社区登记志愿参与的居民信息。参与者在衣食住行4方面中,自主选择其一,制定习惯养成目标,例如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等。在随后的21天里,大学生会借助微信、QQ等新媒体形式,与社区居民沟通进展、交流心得。对于不常或不会使用移动设备的居民,志愿者则准备了习惯养成卡,让参与者自行记录。
在志愿者张玉艳的活动手册中,记者看到很多表格,上面记录着社区参与者的姓名、手机号、微信号、希望养成的好习惯以及中意的对接方式等。除了发送环保窍门,她还会在线上督促居民习惯养成进展。
“社区居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我们商定督促的频次,如每天或者几天一次。”张玉艳说。
互动监督有效果吗?
有人曾质疑,这种一对一的形式,既花费精力,覆盖到的小区居民也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覆盖范围中产生最大的效果,是活动一直追寻的目标。
张玉艳认为,志愿者和参与者的良好互动,提升了活动效果。例如,一位女白领加入活动之初,每天下班后准时反馈当天的环保微行动进展。但从第11天开始,这位女士在微信上忽然没了音讯。志愿者赶忙电话联系,得知她近日工作繁忙,压力倍增,无暇顾及环保习惯养成。于是,志愿者发给她的微信变成了世界各地的自然风光和一些鼓励的话语,在帮她找回好心情的同时,也不忘适时提醒她,把绿色行动坚持下去。最终,志愿者收到了这样的回复:“谢谢你的鼓励,我现在调整好心态了,我会把环保坚持下去的。”
在活动中,社区参与者们也对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例如,社区居民刘阿姨认为,大学生志愿者也需要他人监督,以促习惯养成。因此,她与结对子的志愿者相互督促、互动频繁,关系愈发亲密。
21天能改变什么?
作为A4210俱乐部的第一批会员,李先生感慨,在2013年刚接触A4210时,只觉得理念有趣,但当正式加入其中,他才真正感受到了这项活动的意义。两年来,他养成了节水、节电、废物利用等习惯,“A4210之于我,已不仅是一种环保行为,而是一种绿色、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
21天后,志愿者会统计和参与者互动的次数,并对参与者的实践情况予以评定。成功养成好习惯的人将成为A4210俱乐部成员。俱乐部定期开展环保活动,例如知识讲堂、插花等,丰富会员的绿色体验。
目前,北京林业大学已联合30余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共同开展A4210环保宣传活动,累计招募注册大学生志愿者逾千名。
今年初,志愿者又制定了“百区千户万人计划”,力争到今年年底,团队志愿者要进入100所社区、1000户家庭,直接与间接影响上万人,通过家庭的影响力让环保理念真正落实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实现从个人到小家、再到社会的绿色生活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