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孩子的作文为什么写得更生动
由省教育厅主办的辽宁省第五届“华育杯”中小学生好作文网络征集展评活动启动一个月了,已收到全省各地中小学生3万多篇作文,其中有30%来自农村中小学生。评委发现,这些出自农村孩子之手的作文,有内容,有生活,写得很真实,有新鲜感,让人耳目一新。倒是部分城市中小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缺少自己的声音。
辽宁省农村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何勇表示,农村孩子自小生活空间有限,有的没逛过公园,有的没吃过比萨,但他们从小就参与农活,能见到一些农村特有的小动物,可以在田间尽情玩耍,在对大自然的观察和亲近方面比城里学生机会多,印象也更深刻。教师可以利用这些优势,引导和指导学生写好这类作文。学生只要稍稍用心,就会找到合适的素材,写出真情实感。
“只给参考主题,不限题材和内容,让学生自由发挥,是这次征文活动的一大特色,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大赛评委胡运江说。
农村孩子接触自然多更有生活
稍加点拨就能写得很生动
评委马婷对记者说:“从以往几届大赛的参赛作品来看,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在写作上各有特点,互有长短。总体上看,农村的教学质量在提升,孩子的生活实践经验更丰富,文章写得更生活化。”
“在我的记忆中,太姥家确实有很多好玩的。太姥家养了很多鸡,还有猪和狗,院子里种满了菜,我和小舅舅玩得很开心。但是妈妈不是很开心,太姥家的房子很低,屋里是一铺大炕,黄土的地面,在屋里玩一会儿就全身是土。”“最让人忘不了的就是太姥家的小路——全村就那一条路,路很低,比旁边的房子低了很多,坑洼不平的,还有大石块在路上。要是夏天下雨,整条路上都是雨水,根本不能走;冬天上冻之后,高高低低的路面加上路滑,更是难走,怪不得妈妈去一趟很头疼呢。”
“接近村口,眼前是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平平整整的。这次换成妈妈兴奋了:‘什么时候修路了呢?这回不怕路难走了。’”这几段文字摘自兴城市一所乡镇小学三年级学生写的《太姥家的小路》,内容翔实,语言生动,通过太姥家的小路,写出了农村的变化,也写出了妈妈的心理变化。
朝阳凌源市宋杖子第二小学四年级一班高爽写的《野兔来过我家》,也很生动。“这天回家,发现花箱子里倒扣着一个活物,在里面直闹腾。近前一看,是只野兔。以前,爸爸也套过野兔,但都是死的,今天套了一只活的,我又高兴又担心,不想让爸爸把它吃掉。我放轻脚步,走到爸爸身边,和他商量……爸爸同意了,那就养着吧。”
“我又给它做了个喝水的杯子,找来胡萝卜。本以为有了新家,有了美食,它该高兴了,可是它不吃不喝,就是向外撞……”“我明白了,它要回家。它可能也有爸爸妈妈,或者有儿女吧?我拿定主意,说办就办……办好后,回屋写作业。”
“天快黑时,爸爸回来了。见野兔没了,‘明天我再给你套去。’爸爸清理着笼子里的兔毛。我忙说:‘不用不用,爸,以后咱别套了。’爸爸看看我,好似明白了什么。”爱护野生动物,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很多人都懂,可是能够真正做到却不容易。本文通过一件小事反映了一个大主题,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增加理解性阅读也能走出“小圈子”上网复制粘贴的事儿不能干
从目前征集的作文中,评委也发现了问题,一些学生写作文时选材范围窄,局限于个人小圈子,内容老套,缺乏新意。写老师,往往就是写雨夜为“我”如何补课,或深夜批改作业,或带病坚持上课等,有的还要让老师晕倒在讲台上;写父母,经常是在深夜而且常常是在冬天,冒着雨雪背“我”去上医院,或雨雪天为“我”送伞;写同学,往往是写放学后到医院为“我”补课,甚至长达一个多月,或写“我”与“他”闹了矛盾(责任必然在“我”),后来他主动帮“我”,两人又重归于好,等等。究其原因,长期单调、重复的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无疑造成了学生视野狭窄、思维僵化和写作素材的贫乏。
“学生在校时间80%在课堂,基本上就是听老师讲题做题,读的课外书又少,写作时思维就不容易打开,想象能力和抒情能力受到很大影响。长时间如此循环,后果令人担忧。”省实验中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忧心忡忡地对记者表示。“我没有双休日,除了每天写作业,还得参加音乐班、美术班、舞蹈班……”沈阳市第七中学一位学生这样告诉记者。
沈阳市127中学一位资深语文老师对记者坦言,没有感情,“编”的现象经常出现在学生的写作中。作文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素材是一些名人事例,这些事例成为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写作素材。这些素材虽然也可以采用,但是用得多了就显得庸俗,也显得学生视野狭窄。互联网的普及,也让学生“写”作文更方便了,随便在网上点开一个作文,复制、粘贴、改改,就是自己的了。一位家长很担心:“孩子丧失了独立思考能力。”
“现在的中小学生不仅缺少阅读,更缺少理解性阅读。阅读只是为了做题,不会让学生真正领会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为什么要用这种结构、这种材料、这种写法,哪些地方值得好好学习和借鉴。”康平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师刘会茹说,“有些老师不重视学生作文基本功的培养,而热衷于让学生背作文、‘套’别人的作文,明显是一种误导。”“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多带孩子去博物馆、天文馆、海洋馆,带他们到乡村去,了解乡村特有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马婷说,“孩子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作文内容也会丰富起来。”
回声希望“绿皮邮筒” 不要消失
看到3月23日贵报的本报调查版刊登了图文报道《还有人往绿皮邮筒里投信吗》,我的回答是:“有”,而且是平均每天两封,全年700多封,正巧等于“沈阳700多个绿皮邮箱都没下岗”的数字。我住在朝阳凌源市,没有沈阳那样的绿皮邮筒了,都已改为绿皮邮箱。人们不禁要问,你每年投700多封信,都写啥内容呢?
我是一个80岁的退休老干部,一生酷爱文学写作,每天工作12小时,给全国各类报纸杂志共12家写稿,其中有 《人民日报》《中国老年报》《辽宁日报》《朝阳日报》……我不会用电脑打字,只会爬格子,用一手流利的钢笔宋体字书写。写好了,就投到家附近的绿皮邮箱里。绿色,是中国邮政的代表颜色,老百姓亲切地称它为“绿皮邮筒”,我更希望它不会消失,就像报道中那位叫杨军的邮递员说的:“不管通信科技怎么先进,邮筒都不会消失,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标志,只要有一个人写信,我们都会及时送达。”我真希望永远这样,愿“绿皮邮筒”永存。
凌源监狱管理分局退休干部喻绍信编辑补记
收到这封来信后,按照老人留下的联系电话,我们与老人通了话。老人很高兴:“每天接到《辽宁日报》后,我都认真看啊,尤其是涉及咱百姓的身边事儿。”老人说,他和他的一些老同事常议论,《辽宁日报》 报道的有意思的事儿多了。“像绿皮邮筒的报道,我们都认真读了。看到绿皮邮筒的照片,那种亲切感油然而生,所以,就想给你们写封信,而且一定要通过绿皮邮筒寄给你们。”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