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空瓶年年乱扔想追责“找不到人”
昨日下午,在沈阳苏家屯一处玉米地附近的灌溉渠里,有大量农药空瓶,残留药液气味刺鼻,渠里的水变成了白色。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王迪 摄
百余个农药空瓶被丢弃在田头的灌溉渠里,旁边就是及膝的玉米田,而田边不远处就有小学生路过。
记者搜索发现,沈阳市苏家屯区几乎每年都有农药空瓶随意丢弃的报道,在打药季节几乎是普遍现象。环保部门称想追责难度大,“责任主体不好找”。
田间水里药味扑鼻
“沈阳市苏家屯区大杨线公路新兴屯以西,路边农田灌溉渠道中存在大量农药瓶,严重破坏环境。 ”昨日,市民李先生向本报反映,“空瓶直接扔在路边,万一小孩好奇捡起来了,多危险”。
昨日下午,记者找到李先生所说的地点,还没靠近,一股刺鼻的农药味儿扑面而来,渠水已经呈乳白色。
在杂草丛生的水边,一堆金色和白色农药空瓶格外显眼,有百余个,有的半埋在土中,有的浸入渠水中。瓶子上画着玉米图案,写着“玉米田专用茎叶除草剂”的字样。灌溉渠的一侧,成片的玉米苗已经及膝高。玉米田里,还有农民正在打药,身边放着类似的农药瓶。
“都是大家扔的吧,不扔这儿扔哪儿啊,没地方扔”,记者询问一位正在打药的农民时,他毫不回避地说。“地里的活儿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处理这些瓶子,都是打完药后随手扔在田间地头。 ”另一位农民称。
担心水源担心安全
就在记者采访时,一辆载着小学生的校车从田边驶过,还有几名学生结伴路过。“这瓶子上画着玉米的图案,孩子不懂事万一当成好吃的了怎么办。 ”一名家长担心地说。“我顺着这条灌溉渠走过,是排向浑河的。现在还不是雨季,一旦雨季来了,这些瓶子直接就被带到下游去了,可能就进浑河了。 ”李先生最担心的是,这些空瓶子中残余的农药最终混进河水,流入河中。
农药瓶上清楚地写着瓶中的药剂对人体和水质、生物有巨大危害,用过的空瓶应妥善处理,不可随意丢弃,尤其禁止在河塘等水域丢弃、冲洗。
专家介绍,废弃的包装内残留的农药会造成水质和土壤污染,而包装塑料瓶、袋在自然环境下不易降解,既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也威胁人体健康。
环保部门称追责难
记者搜索发现,关于苏家屯区田头发现大量农药空瓶的报道几乎每年都有,在6、7月份的打药高峰季几乎是普遍现象。“我们村头也有,好几堆呢,今天有人来清理了。 ”家住新台子村的一位村民称。
昨日下午,记者拨通了苏家屯区环保分局的电话。得知记者咨询农药瓶的事儿,工作人员反问:“去年不是就出现过吗? ”
这位工作人员称,农药空瓶乱丢乱扔的现象每年都会出现,是因为管理起来存在很大难度,“因为你找不到责任的主体,不知道去哪儿找人,也不知道处罚谁”。
这位工作人员称,只能联系相关部门到现场检查,将空瓶清走。
农药瓶该如何处理?
专家介绍,由于大部分农药瓶的材质即便深埋也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处理,所以对于大批量的农药瓶一般采取焚烧的方式处理。
而对于个体的农民,需要处理的农药瓶数量较小,要将瓶子交给正规公司处理不太现实。但最好能够在使用时就将瓶中的农药尽量倒干净,比如可以多涮几次。剩余的瓶子也最好集中处理,切记不要随意丢弃。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首席记者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