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全面小康谱写振兴新篇
“十二五”收官之际,“十三五”扬帆之时,中共辽宁省委十一届十二次全会隆重召开。站在向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冲刺的历史节点,全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实事求是评价“十二五”发展成果,客观深入研判“十三五”面临形势,集思广益提出“十三五”思路目标,对辽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局面意义重大,必将进一步激发、凝聚起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
全会充分肯定了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辽宁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充分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四个着力”的思想内涵,顺应了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中央要求,符合省情实际,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是引领今后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这次省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行动、抓紧安排,第一时间把精神传达下去、把共识凝聚起来,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把全会精神落实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决胜阶段,是推进辽宁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发展的关键阶段。冲刺“2020”,辽宁仍需不断“跨栏”。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资源环境承载逼近“天花板”,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些,都是辽宁“问题清单”上最难闯的关隘、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新一轮振兴东北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同步实施,使我们迎来了重大机遇。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完备的设施条件,为我们提供了有力支撑。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就,为我们奠定了坚实基础。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认识把握引领新常态,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发展行动,为我们注入了根本动力。只要我们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就一定能跑好属于我们的这一棒。
实现我省“十三五”时期任务目标,要切实做到必须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新理念、必须全面落实“四个着力”新要求、必须激活“四个驱动”新动力、必须积极培育发展壮大经济新增长点的“五个必须”时代要求。要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为重要前提,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为核心支撑,实现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型,现代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要以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为关键动力,打造经济发展新模式,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环境。要以推进民生改善社会进步为根本目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优化城乡生产生活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待。
事业成败,关键在落实;落实好坏,关键在干部。各级党委要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和规律,改进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决策科学化水平,保障“十三五”规划的权威性、连续性、稳定性。要牢固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决贯彻好干部标准,认真落实“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和“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的要求,注重培养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要严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营造健康的从政环境和良好的政治生态。领导干部要主动做到“八个带头、八个自觉”,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为振兴航船定好向、掌好舵。要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在推进“十三五”发展中加以检验。
源头既清,波澜自阔。只要我们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决战五年、决胜百年”的澎湃激情、昂扬斗志,锐意改革创新、开拓进取实干,就一定能把宏伟蓝图画在辽沈大地、写入振兴进程、变为美好现实,不负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与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