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积仁:沈阳要振兴 先振“精气神”
从“两间半实验室,三台破电脑和捉襟见肘的3万元研究经费”开始,怀揣着“架设软件研究与应用的桥梁”的梦想,刘积仁带领东软人走了26年。如今,东软已经从一家校办企业,成长为一家优秀的跨国软件公司,业务覆盖全球。
东软为中国13亿人提供人口数据服务,为4亿人提供社会保险服务与支持系统,东软的电力营销系统为4亿人支付电费提供服务,有2亿人通过东软的短信增值业务系统发送短信,1.13亿人口运用东软收费系统、综合信息统筹便捷地通行高速公路。在医疗设备领域,东软的CT、磁共振等大型医疗产品已经卖到了全球100多个国家、9000多家医院;一带一路战略中的50多个国家都在使用东软的设备;东软的目标是要将智慧医疗产业打造成一个千亿产业,进而带动沈阳及东北地区经济振兴发展。
振兴要振“精气神”
“无论我走在世界哪里,我都记得东软身上的沈阳标签,我是沈阳的儿子。”8月23日,在位于沈阳浑南区东大软件园的办公楼里,刘积仁动情地告诉记者。在刘积仁看来,正是因为东软出生在沈阳这座城市,才能有如今的北方气魄,东软的梦想才更具有挑战性。一段时期,当“唱衰东北”、“唱衰沈阳”的声音不绝于耳时,刘积仁有他自己的思考:“沈阳想要振兴,要先振‘精气神’。”刘积仁认为,东北人有智慧、有创造力。振兴东北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振奋精神,我们要在向新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把握住未来,做出正确的方向和路径抉择。
振兴要为人才搭建平台
刘积仁表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同时也是一个城市最重要的资源。每一年都有20多万的大学生在沈阳落脚,在沈的科研院所不在少数,丰富的人才资源可以帮助沈阳在迎接新科技革命中找到新的机会。刘积仁建议,政府应该为拥有才智的科研人才创造更好的平台,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城市转型发展助力。“东软的起步就在三好街,我期待,未来的三好街,能够成为像中关村创业大街一样吸纳各种创新思维、创新成果的创新地域。在此之上,政府可以为创客精英搭建公共的培训、教育平台以及资本平台,创建绿色的创业生态。当创新生态变好了,沈阳的创新经济自然就更有活力了。”
振兴需要自强的本土企业
眼下,“投资不过山海关”的魔咒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东北人的神经,然而,在掌舵东软集团26年的刘积仁看来,困扰或是绝望都无法打败“有闯劲儿的沈阳人,在悲观情绪之前,沈阳人要多思考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自立、自强。“这个世界永远是这样,你自己越强大,信服力和影响力就越强。本地的企业都不发展,外面的人怎么可能愿意再进来呢?就像一块土地,自己的农民种都不收获,你叫别人来种能有收获吗?”刘积仁看重沈阳拥有厚实的产业基础、丰富的配套资源、优秀的科研人才储备。沈阳人迫切要解决的是思维观念的固化,同城的企业要携起手来,转变思维,注入商业文化,这样沈阳的明天才能承载经济的变革。
振兴需要更多的跨界和整合
眼下,以东软、新松等本土企业为代表的沈阳本土力量在不断地跨界整合,东软集团注资何氏眼科,抢占智慧医疗行业制高点,与新松合作成立保险公司,引领企业创新转型。刘积仁认为,这些在家乡创业成功的领军企业,要为沈阳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他们的跨界、融合之旅还将继续。“这个城市还需要更多的转型。如果说,沈阳的过去可能更多的是坚持和执着,但是今天,沈阳需要的是敏捷、灵活和创造。”刘积仁坦言。沈阳是个很美的城市,沈阳人过去一直思考要继承昨天,但是未来已来,沈阳人是时候要开始思考未来和创造未来了。“如果我们能够找准自己的发展点,我相信沈阳一定会厚积薄发。”刘积仁对此信心满怀。
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黄超
实习生崔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