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老板:《沈阳日报》带来“创业缘”

25.10.2017  07:29

  

  80后的何先生是一个不愿意“循规蹈矩”的人,读大学期间,他卖过电话卡、卖过大学新生急需的生活日用品,还开过餐馆……虽然都很“短”,但不仅赚了钱,还让他对创业有越来越深的感情。他把创业视为最“神圣”的就业,除了养活自己,还能以提供工作岗位的方式,为社会作贡献。

  昨日,记者在何先生的办公室见到了他,一进入办公室,就看见墙上的相框里挂着一张《沈阳日报》。何先生向记者介绍了他通过这张《沈阳日报》的创业故事。

  因为一张报纸选择一个行业

  何先生介绍,2004年,他从山东老家来到沈阳攻读硕士研究生,一边学习,一边四处寻觅合适的创业方向。他的表哥表嫂有丰富的创业经验,他们建议,寻找合适的创业方向,一方面要体现“错位竞争”,但同时也不能离开城市发展的需求。何先生说:“我当时就想,既然我在沈阳,就要搞清楚沈阳要大力发展的是哪些行业、哪些行业更有前景。”

  但他除了确信要找一个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创业方向之外,并没有更具体的计划。他介绍,2007年的一天,他在学校图书馆的报刊阅览室偶然翻到一张《沈阳日报》,上面写着,沈阳市将加快互联网建设。何先生顿时眼前一亮,这不正是他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吗?互联网行业在东北地区的发展当时还刚刚开始,相对来说竞争就不会很激烈,而从能源消耗型的工业模式向轻型产业转型又是必然趋势。“小本经营”多年磨炼出的“商业直觉”告诉何先生,如果走“互联网公司”路线,很可能有戏。

  他准备成立一个帮助学生与校外商业互通的C2C网络平台。接下来的一年,他走访了50家实体商户,参加了3次互联网发展研讨会,4次学术会议,发放2000份市场调研表,结果证明计划可行。在家人资金支持下,他成立了自己的第一家互联网公司。

  从报纸中寻找转型“灵感”

  选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之后,何先生一直努力经营,但始终没有忘记掌握沈阳市的大政方针。他每年坚持订阅4份党政、民生类报纸,其中《沈阳日报》仍是他寻求发展突破的“主心骨”。他说:“互联网公司经营到第6个年头的时候,我们遇到了瓶颈期。”何先生介绍,因为公司规模有限,研发能力已经逐渐不能与南方大公司相竞争,他们逐渐跟不上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速度。

  此时,面临“坚持还是放弃”的艰难决策时,何先生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一看报纸就是一天,他想问问“好朋友”《沈阳日报》,自己究竟应该找哪个突破口。一天,在一篇教育行业的新闻上,何先生突发灵感。为什么不能把互联网行业和传统教育相结合?既突出了互联网公司属地优势性,又给教育增添了一个传播途径。他看到手机app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一个研发教育行业app的想法初步构成。

  又是这样,在报纸里找到方向之后,经过何先生和他的团队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手机端市场上站在了其他同行者的前面。他说:“我们搞互联网的每次在一起探讨,他们都问我,怎么能第一时间跟上时代的发展,在最需要的节点,正好推出一款产品。我每次都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要看报!”

  何先生表示,最初促成他创业的那份报纸,至今仍被他收藏在办公室里。他觉得,一个有抱负的创业者,一定要从时代需求中寻找“灵感”,创业不能远离“大时代”。

  本组稿件由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杜梦雅采写

 

截至上月沈阳市营商办解决企业诉求200件
  本报讯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董丽娜报道截止到Syd.Com.Cn
小区消防通道画上停车位 警方取缔
  沈阳市和平区集贤街38号刚刚引进新物业,Syd.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