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来文创产业年均增速20% GDP占比去年达10.1%
“刷、刷、刷”,3秒钟,人像扫描完毕;50秒钟,一个镶嵌头像的水晶钥匙扣交到手中;4个小时,一座小型全身雕像打印出来,惟妙惟肖。
这种全方位扫描、打印技术,能突破文物展览局限,构建“永不落幕的数字博物馆”。凭借这一核心技术,易尚展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深圳文化创意产业“黑马”。董事长刘梦龙坦率地说:“文化创意要无中生有,想得到,难;做得出,更难;产业化,难上加难!”
然而,就在这片“难上加难”的领域,深圳精耕细作,持之以恒,硬是做出了“大名堂”。过去10多年,深圳文创产业异军突起,年均增速20%。去年,深圳GDP达1.75万亿元,文创产业占到10.1%。
“科技+文化”蹚出新路
一个缺少文化底蕴的城市,何以成了文创产业“领头羊”?深圳市市长许勤说:“是科技力量!深圳科技实力突飞猛进,为文化产业注入‘催化剂’,闯出了一条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易尚“转型”,就是例证。5年前,易尚敏感地预见,品牌策划行业受数字化浪潮冲击,“转型”势在必行,遂涉足3D扫描成像、电子商务等领域,“一炮打响”,迅速成为品牌终端展示行业的领跑者,营业收入翻了10倍。“转型”之际,易尚发现,文物修复、保护、展览等方面存在诸多“痛点”,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再一次下决心“升级”。
易尚邀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深圳大学等院校合作,成立院士、博士后工作站和工程实验室,全力攻克3D扫描、打印和虚拟现实领域技术难关,开发出全方位人体、人脸、桌面、流动式文物扫描仪等设备,各项指标国际领先。刘梦龙拿起一个3D打印小模型介绍:“沿着‘科技+文化’路径,我们聚焦3D前沿科学和核心技术,取得原创性突破,获得了先发优势,实现‘变道超越’。”
这一判断契合深圳的发展思路。去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 4.05%,总量实现5年翻番。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7296.9亿元,同比增长11.2%。PCT国际专利受理量1.33万件,占全国的46.9%。
创新基因与生俱来
在不少音乐爱好者眼中,深圳A8音乐代表“圆梦”之地。以“A”和“8”组合作为公司名称,几个年轻创业者目标也很明确:“做中国最大的数字音乐服务商。”然而,创业之梦虽好,创新之路崎岖。2002年,创办两年的A8音乐资金告罄,陷入困境。一些人承受不了压力,离开了创业团队。
但是,多数人选择了“坚守”。他们坚信,移动互联网与音乐的结合有“卖点”,前景光明。果然,1年之后,A8音乐以手机“铃声”为突破口,成为第一家纳入国家音乐产业基地的数字音乐公司。
2008年,A8音乐在香港上市,业务从音乐向游戏、设计、动漫等领域延伸,并“试水”新媒体领域。如今,公司每年数字发行1万多首歌曲,汇集了4万名创作人、13万首原创歌曲。
“我们拒绝平庸,追求创新,坚持做到‘独一无二’,才有了后来的‘逆袭’。”A8新媒体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晓松说,他们不会停步,只会继续创新,继续打造“互联网+文化创客平台”。
应该说,从海边渔村到一线城市,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具活力之城。以新移民为主的人口结构,决定了深圳人的创新基因与生俱来,万众创业蔚然成风。最新中国城市创意指数排名,深圳位列第四。
近年来,深圳引进高层次创新团队96个、“海归”人才6万多名,建起高水平产学研联盟45个。去年,深圳获得国家科技奖14项、中国专利金奖4项,获奖数占全国1/5。福布斯中文版首次发布的2014“中美创新人物”中,中国入选10人,深圳占5席。
“文博会”推波助澜
5月鹏城,热浪滚滚。深圳会展中心彩旗飘舞,人来人往。人们从世界各地匆匆赶来,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
“文博会”是深圳苦心经营的综合文化交易平台。21世纪初,深圳在全国率先确立“文化立市”战略,并提出举办“文博会”设想。2004年,首届“文博会”闪亮登场。2010年,第六届“文博会”实现了“满堂红”——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会。
从无到有,由小及大,“文博会”俨然深圳一张“文化名片”。据统计,第一届“文博会”,参观者不到50万人次,总成交额356亿元。到了去年第十一届“文博会”,参观者超过523万人次,总成交额2648亿元。
“‘文博会’有力推动了深圳文创产业发展,也尽情展现出中国文化产业的风采。”深圳市发改委主任王宏彬说,50%以上的海外调查对象,将“文博会”视为海外文化企业与中国文化企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金融”等新业态扮演“文博会”主角,形成一个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产业。一个个企业从“稚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一位多次参加“文博会”的河南客商告诉记者:“每次来深圳,都去很多企业参观,一方面是寻找合作机会,另一方面是去感受深圳人的创业氛围和创新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