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东: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

07.12.2022  21:41

12月7日,沈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义东在“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沈阳市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就沈阳市人才发展情况进行了相关介绍。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积极融入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为新时代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努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人才支撑。

一、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以更大力度服务国家战略

沈阳充分发挥枢纽地位明显、产业基础雄厚、科创优势突出、教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全力推进建设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一是形成建设方案。前期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已经形成了《沈阳市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方案(初稿)》,正在结合党中央及省委赋予沈阳市的建设任务和重点工作,对《建设方案》进一步修改完善。二是细化分解任务。对《建设方案》中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形成落实的项目清单,切实做到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工程化推进。三是成立工作专班。比照省委的工作专班架构,成立市、区两级工作专班,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加强督查督办,形成上下联动、多方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建设方案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二、大力集聚各方优秀人才,以更实举措服务沈阳发展

人才是创新驱动核心要素、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迫切需要吸引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一是持续推动“兴沈英才计划”落地落实。深入实施“高精尖科技优才集聚”、“‘带土移植’团队引育”、“产业人才支撑”、“技能人才培养”等六大人才工程,每年针对一定数量的人才和团队,给予人才和项目精准的政策支持,努力培养造就更多的高精尖科技人才、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优秀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二是广泛吸引青年人才。深入实施“青年人才集聚”、“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扶持”、“青年人才发展平台建设”、“青年人才成长环境优化”四项人才工程,聚焦青年人才关注的就业岗位、创新环境、平台载体、生活成本、安居保障等热点、难点,着力提升青年人才的获得感、幸福感,充分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打造一支青年后备人才队伍。三是深入实施“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专项行动。开展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专项行动,制定三年行动方案,通过人才活动月、“博士沈阳行”、大学生“双创周”、人才交流大会、“百场千企万岗”系列招聘会等方式,推广沈阳人才品牌,常态化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每年吸引15万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创新创业。四完善人才政策集聚人才。制定吸引集聚高校毕业生留沈来沈专项支持政策,聚焦8条“链长制”重点产业链研究制定产业人才专项支持政策,研究制定支持辽宁材料实验室、辽宁辽河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引育的专项政策,有效提升政策聚焦度和精准度,做到“精准滴灌、靶向施策”,切实发挥政策对人才创新的支撑作用。

三、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以更高效率服务创新创业

要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形成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一是持续加大人才认定放权力度。注重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打破论资排辈和条条框框,进一步向有条件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头部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等用人主体赋予自主认定科技创新人才权限,在现有的220家自主认定单位基础上,力争数量达到300家以上,构建形成“单位认可、市场评价、政府支持”的人才认定新模式,让真正具有潜力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步入成长“快车道”。二是推动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改革。研究制定沈阳市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方案,在市属单位中选取1-2家开展试点,按照科技人才的研究类别探索符合各自科研特点的评价标准,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形成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三是建立灵活有效的人才使用机制。构建完善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共育、共享机制,实现各方优势互补,助力“盟主”企业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支持以柔性方式引才用才;完善科技项目“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加快解决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问题;依托东北科技大市场、中关村智能创新中心等平台开展常态化路演,促进人才项目、双创载体、投融资机构的对接。四是构建顺畅有效的成果转化机制,探索通过成果权益分享、约定收益等方式,赋予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和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合理分配职务成果转化收益,重要贡献人员和团队的收益比例超过70%; 推广沈阳化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经验,探索推动驻沈高校、科研院所自主决定确权比例,职务科技成果发明人占成果所有权比例可达90%,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

四、着力营造宜居宜业环境,以更优生态服务人才成长

对人才最大的尊重,就是为人才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让他们才尽其用。要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真心爱才、求贤若渴,对内增强人才的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增强人才的吸引力、竞争力。一是完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开展人才窗口服务提质专项行动,统一服务标准,完善服务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构建形成以市级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为“龙头”、覆盖市区两级的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深化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实行“管家式”贴身服务,进一步推动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配偶安置、就医诊疗等服务事项落实落细,全面解决人才后顾之忧。二是扎实推进人才宜居工程。通过发放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以及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面向人才的保障性住房等政策措施,多渠道解决人才居住需求,实现年均7.5万套的人才住房保障能力。对在建的13条街区进一步突出风景、人文、时尚等要素,明年年底前全部建成,为青年打造生活、运动、消费、社交的新平台。三是提升人才工作信息化水平。优化完善沈阳市数字化人才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强化政策查询、政策兑现、人才服务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建设,整合人才政策网上办理事项,推进人才政策“一网通办”,推动户籍、学历学位、社保等信息数据共享、网上审核,实现“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政策找人”、“服务找人”,真正做到人才政策“三直一快”落实落地。四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政策绩效评估机制,全面掌握现行人才政策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对实施成效较好的,固化经验做法,对实施效果不佳的认真分析原因、及时调整完善;完善高层次人才流失预防预警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对国家、省级人才工程入选者进行重点管理,努力实现人才流失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报告、早处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中共沈阳市委组织部将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拿出精准举措,举全市之力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努力在优势领域形成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将沈阳建设成各类人才荟萃、发展空间广阔、人才生态一流的人才集聚地、产才融合地、创业首选地,在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展现沈阳更大担当和作为。

(中国日报辽宁记者站)

【责任编辑:徐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