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年底前力争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
本报讯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兰晓玉报道 年底前,沈阳力争通过国家卫生城市技术评估;全市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平方米。
近日,沈阳市下发了《沈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建范围为城市建成区,包括和平区、沈河区、铁西区、皇姑区、大东区、浑南区、于洪区、沈北新区、苏家屯区、辽中区。
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 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方案要求,机关、企事业单位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到30%以上,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市80%以上的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8.5平方米。城市功能照明完善,城市道路装灯率达到100%。
生活垃圾收集运输体系完善,垃圾、粪便收集运输容器、车辆等设备设施全面实现密闭化,垃圾、粪便日产日清。
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6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
生活垃圾转运站、公共厕所等环卫设施数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规范。城市主次干道、车站、机场、港口、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的公厕不低于二类标准。
全年300天以上是“好天”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或空气污染指数(API)不超过100的天数≥300天,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年均值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近3年未发生重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100%,杜绝秸秆焚烧现象。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60分贝。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安全保障达标率100%。
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近3年未发生重大职业病危害事故。
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近3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近3年未发生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和因防控措施不力导致的甲、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
建成区无非法行医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
以街道(乡、镇)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0%以上。制订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满3个月以上的适龄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以上。
健全工作机构,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救治管理工作网络,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率达到75%以上。
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置合理,人员、经费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达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要求,实验室检验设备装备达标率达到90%以上。
无偿献血能够满足临床用血需要,临床用血100%来自自愿无偿献血。建成区无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建成区无非法医疗广告。
每个街道办事处范围或3-10万服务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乡镇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达到95%以上。
辖区婴儿死亡率≤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孕产妇死亡率≤22/10万。
重点行业和单位防蚊蝇和防鼠设施合格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