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万元卡只用一半美容院搬家了
昨日,沈阳市消协发布有关预付卡的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式会员卡时,不要被其低折扣、赠服务等优惠条件所诱惑,而忽视潜在风险,同时注意签订合同。
案例一
张女士在某养生会馆办理一张足疗按摩卡,办卡时该店承诺办3000元会员卡,可享受4000元的服务。可刚使用1100元,该店就突然关闭,老板失联。后经市消协沟通,1个多月后消费者张女士才拿到退款。
案例二
李女士在某洗浴中心办理了会员卡,剩1000余元时,洗浴中心开始装修。历经约半年,该店重新开业,但已易主,新店主规定,原卡可使用,但必须是用一半卡内的钱,再交一半现金,这不公平的条款令消费者很无奈。
案例三
张女士在某健身会馆花8000元办理了健身卡,本想慕名跟一位健身教练学习健美操。签订合同时,也注明只跟这位教练学习,可仅上一次课后,这位教练因故离职,张女士要求退款,可健身会馆却要她改随其他教练学习,拒绝退款。后经市消协调解,该健身会馆为张女士退了7800元。
案例四
赵女士在其位于大东区的单位楼下某美容院花1万元办理了一张美容卡,使用一年半后,卡内尚余5000元。该美容院搬至皇姑区,因距离变远不方便,赵女士要求退款。美容院拒绝并称搬迁提升了服务档次,有些服务项目已调价,赵女士仍可继续用原来的卡,享受原有服务。而赵女士因未与美容院签订合同,也没有事先约定如美容院搬迁应如何退款等事项,故没能成功退款。
消协提醒
消费者预付式消费时七注意
一是注意了解商家相关信息。要详细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等证件,了解其经营规模、信誉度、经营状况、服务水平等相关信息,不要轻易相信广告宣传和商家承诺。
二是注意理性消费。在办理预付式会员卡时,不要被其低折扣、赠服务等优惠条件所诱惑,而忽视潜在风险,要理智考虑自己是否真正需要或长期需要此服务。
三是注意预存金额不宜过高。在办理预付式会员卡时,一次性购买的金额也不宜过大,应选择金额小、期限短的预付费卡,并应尽快在约定期限内消费。
四是注意签订合同。要与商家签订合同,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对预付式消费卡的功能、适用范围、使用期限、限制条件、退款规则等都要在合同中注明。
五是注意多观察。消费者一旦办理了预付式消费卡后,一定多对商家的经营情况,进行观察、了解,以免遭遇商家因经营不善倒闭、逃逸等不确定情况。
六是注意保留证据。交款时的发票、签订的合同、每次消费的凭据、会员卡这些资料都要保管好,以备维权需要。
七是注意依法维权。合法权益受损时,要注意依法维权,及时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遇到经营者去向不明要及时到公安部门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