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全面铺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村民也有了家庭医生
2013年,我省开始在农村试点乡村医生签约服务。2016年5月,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计委、发改委、民政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指导意见》。至此,我省在部分地区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沈阳市苏家屯区、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成为国家重点联系县。
晚上登门扎点滴 不收一分钱服务费
林盛村坐落在沈阳市苏家屯区林盛乡,因附近有个煤矿而闻名。
这里的村民以往看病常常碰到尴尬事,有时找不到近便的就医渠道,有个小毛病得全靠自己想办法解决。
可自打有了签约服务这码事,村民们的健康有人管了,碰到看病等难心事,家庭医生会亲自上门帮着出主意想办法,联系医院。
57岁的崔玉芬,在林盛村干了30多年村医,为村里80%以上的村民建了健康档案。
记者10月26日在村里采访时看到,106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收拾得整洁、干净,不时有村民上这儿瞧病、咨询、扎点滴。
崔玉芬签约服务130多户村民,其中65岁以上的有300多人。“签约服务,像登记、注册、建健康档案等都是免费的……”
崔玉芬很健谈,唠起村民那些看病的事,禁不住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23岁的村民王柳支原体发炎,年轻人不愿影响工作,即便病了白天也照常上班。
“晚上登门服务,光点滴就打了14天,每晚7点后上门,乳糖酸红霉素注射剂,一瓶只需6.5元,每次观察20分钟后没啥毛病才能走,除了药费,不收一分钱服务费。”崔玉芬说。
65岁的村民房云生,大面积烧伤,在沈阳三甲大医院住院花了40多万元,全家就两口人,回家后没了人手“打理”,感觉很受憋。
有了家庭医生就不一样了,护士上门服务,像插尿管这样以往很难办的事也能在家里解决了。
房玉生身上严重烧伤感染,躺在床上动弹不了,村医一次次上门,一分钱不挣打消炎针,连续7天,那个辛苦劲儿,让老两口很是感动。
自己选的村医最放心
64岁的村民关洪成患高血压,经常迷糊眩晕,是村卫生室的常客。如今,量血压、测血糖……有啥整不明白的赶紧就去找村医生。
以前看病不敢去,眼下好了,村卫生室就能当时报销结算,很方便,花费也不多。
相距不到一公里,记者在林盛村的另一头——村第二卫生室,见到了46岁的村医姜宏阳。
干了24年村医,姜宏阳很喜爱这份工作。
“做村医很辛苦,每天得往村民家里跑,了解和掌握信息,随时录入电脑作为健康档案材料。”
姜宏阳已经签约服务的对象有188户,帮着联系体检、建档案、慢性病人家访、计划免疫,每天忙得不亦乐乎。“自己选的医生当然放心了。”这是村民发自内心的话。
65岁的村民姜玉良,患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心衰,行动不便。每次扎点滴,姜宏阳都是热情上门,除药费外,不收任何服务费用。
按规定,乡村医生是签约服务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卫生院负责对辖区内实行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的医生进行业务指导和考核。
林盛乡中心卫生院院长唐丽介绍,对辖区内12个行政村的村医每月都要进行一次培训,这种规范化管理,加上基本药物制度“零差率”,保证了村民看病放心舒心。
“村民自愿签订服务协议。一年一签,期满后可根据自己的意愿,自动续(解)约或另选签约医生。”唐丽说。
服务细致而具体
记者注意到,按照签约规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行包户责任制。乡村医生要以居民健康档案为基础,为重点对象开展服务。譬如,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对65岁以上老年人、0至6岁儿童、孕产妇提供健康管理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重型精神病患者进行筛查、随访,提供健康生活行为干预指导和诊疗路径指导服务。
此外,村医要为行动不便的签约村民提供电话咨询、上门访视、家庭护理、家庭病床和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
苏家屯区卫计局负责人介绍,村民可自愿选择医生,以户为单位签订相关服务协议,享受签约服务。原则上,每名乡村医生签约的农民家庭户数控制在200户左右,服务人数不超过1000人。眼下,全区13个涉农街道全面开展了签约服务。
记者调查了解到,乡村医生签约服务采取“服务团队(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农村居民”模式。截至目前,苏家屯区共成立了68个团队,140名村医在145个村开展了乡村医生服务工作。
省卫计委基层卫生处处长董方说,今后将不断提高乡村医生素质,优化服务流程,积极促进分级诊疗,形成有序就医格局,为农民提供更加便捷、优质、满意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