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的亚洲需要新动能
春光旖旎的海南博鳌迎来了第15次亚洲论坛。博鳌亚洲论坛自创办之日起就始终汇聚亚洲各国精英探索发展之道,15年一路走来,它也见证了10多年来亚州经济的一路成长。去年亚洲仅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就达到6.5%,高于全球,贸易规模占世界贸易已达1/3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4%。亚洲成为全球最具经济发展活力的地区。
然而,在云谲波诡的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格局深度调整期,亚洲经济似乎又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不少国家出口下滑、债务规模扩大、货币贬值、资本外流、经济持续下行。面对发展劲头不足、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等现实困难,亚洲亟待找寻新的发展坐标,发掘新的发展动能,激发新的发展活力。
当此时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再次给亚洲经济发展“打气”,他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的天气暗喻对当前亚洲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看法,表达对亚洲新愿景的期盼,更传递出攻坚克难、努力赢得亚洲新未来的“中国信心”。
从李克强总理的演讲中,首先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亚洲经济的未来完全能够走好充满信心。这种信心来自对亚洲仍然具有潜在的三大力量的判断,就是“和平的力量”“增长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
用李总理的话说,“饱经沧桑的亚洲人民深知和平之贵”。正是由于亚洲人民对和平、和睦、和谐生活的追求,才有了“二战”之后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快速成长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努力致力于民族振兴和经济发展,也成为助推世界稳定发展的“和平的力量”;面对着南北部和东西方的客观差距,还有最多的贫困人口和落后的基础设施现状,亚洲仍然是“增长的洼地”,亚洲各国有强烈愿望改善民生、追求发展、寻求合作,具有强大的“增长的力量”;亚洲文化开放包容,亚洲人民勤劳智慧,人力资源禀赋充裕,融合发展空间广阔,过去这里曾创造了“亚洲奇迹”,未来这里可以再显“创新的力量”。
中国作为亚洲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展示“亲诚惠容”的胸怀,秉承与亚洲邻国休戚与共、共同发展的理念,不仅致力于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努力担负起一个大国的国际责任和国际道义,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积极打造区域乃至世界命运共同体,引领着亚洲成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实践者、世界经济增长的促进者和世界文明进步的推动者。中国当前努力推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互联互通、产能合作等项目实施,就是为了让亚太地区人民共享融合发展的红利,更快地推动亚洲地区各国走上创新发展、升级发展的增长之路。一定意义上,中国正是处于“十字路口”的亚洲地区摆脱困境、迈向新未来的航标。
但是,经过近40年快速的发展,中国经济体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人均GDP水平正处于过往许多经济体没有跨过去的“中等收入陷阱”。对于这样一个崛起的发展中大国,西方发达经济体还时时担忧中国会不会同时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所以,国际社会不时发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等十分矛盾的言论。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时隔8年后世界经济依然难以走上复苏通道的情形下,国际社会一方面寄望于中国能够成为复兴的力量和增长的引擎,助推世界经济走出底部,另一方面也害怕正处于深度经济结构调整期的中国经济会“硬着陆”而掣时世界经济的复苏。
因此,中国领导人在过去的一年中,总是在各个国际场合表达“中国的信心”。在去年举办的土耳其G20峰会和APEC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中国经济的“四个没有变”、信心的“三个来自于”。今年春季的博鳌亚洲论坛,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要学会“整体的看”“趋势的看”“长远的看”,尽管中国面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对“三期叠加”的种种累积性困难和矛盾,的确挑战不可低估,但信心依然不可动摇。
因为中国政府对自己的信心来自中国经济仍然具有三大动力。用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的概括,就是“改革开放的动力”,“结构调整的动力”和“改善民生”的动力。中国知道,怎么继续释放动力,推进国家创新。
前不久,中国政府发布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人大也审议通过了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将按照已经确定的未来五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路线图,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抓住着力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主线,从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着手,以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五大政策相互配套形成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充分挖掘生产要素潜能,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社会生产力和全体人民的创新活力。这样,就完全可以动力充足地实现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人民生活获得中高收入。
李克强总理在演讲中说,“中国经济升级发展,是自身提高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亚洲的机遇、世界的机遇”。自然,亚洲的新未来,激发出的新活力,也必将成就世界的新未来,实现世界的新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