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专家支招坚定沈阳振兴信心
本报厦门专电(特约记者杨国良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韩冰)4月19日上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丁长发博士,以厦门为例,就区域创新能力与竞争力与50名沈阳处长进行了深入交流。
所谓区域创新能力,是指一个地区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新工艺、新服务的能力,其核心是促进创新机构间的互动和联系,表现为对区域社会经济系统的贡献能力。区域竞争力则是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
如何将新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如何与其他区域抢夺资源?丁长发博士给出的提高区域创新和竞争力的策略和措施为:建立良好的营商环境,扩大城市的经济、产业和人口规模,增加教育投入和研发投入,大力完善本区域的产业集群。在长达三个小时的阐述里,丁长发博士口中最为频繁的两个词为:“制造业”和“人才”。
丁长发指出,从“奥巴马时代”开始,美国的制造业开始回归,美国制造业明显复苏,装备制造业反弹幅度甚至超过德国。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制造业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远比单纯数字反映的重要得多。
根据哈佛大学豪斯曼教授研究结果,经济的复杂性与制造业的知识及能力直接相关,一旦一个国家开始制造产品并因此积累了知识和能力,那么该国通向繁荣之路就变得更加容易。但这个过程是一步一步循序渐进的过程,制造的商品越复杂、制造工艺越先进,就越能走向更新兴和更先进的产业,这个国家就越发繁荣,掌握与他们已能制造的产品相似的新产品的制造技术就更容易。
结合沈阳实际,在座的50名沈阳处长很兴奋,大家都知道,沈阳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科技人才、技术工人资源相对丰富,可以说,沈阳振兴发展基础非常牢靠。通过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让创新主体——民营企业中的个人乐于在沈阳投资兴业;通过“盛京人才”战略深入实施,让本土人才在家门口成就事业,吸引外部人才来沈发展事业,沈阳振兴发展的这张蓝图一定能一绘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