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差数据揭示辽宁省民企转型之道
忠旺集团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6.58%,利润总额却上升21.72%
反差数据揭示我省民企转型之道
翻开忠旺集团今年的“账簿”,一组反差极大的数据让人印象深刻:上半年营业收入下降了6.58%,但是利润总额却上升了21.72%。
忠旺集团财务负责人魏强说:“近几年我们一直在调整产品结构,逐渐减少利润较低、竞争激烈的普通建筑型材,集中力量于高精密专业铝型材等竞争小、利润高的专精特新项目。虽然上半年的营业额略有下降,但是我们的利润反倒上升了不少。”
不仅忠旺这样的大企业不断在专业性强、精细化程度高的产品上下功夫,一些中小型民企也在寻找自己的“专精特新”之路。
在沈阳中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的成品仓库里,传统的房屋建筑型钢构比重在日益减少,技术含量较高的桥梁建筑钢构的比重在不断增加。公司董事长宋彪说:“传统产品市场缩减迅速,新品精品市场供不应求,市场是我们选择产品类型的唯一依据。”
今年上半年,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全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仍然实现了小幅增长。这与我省“专精特新”品牌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
大连瑞光集团开发的全降解医用纱布和婴儿防护滤材等新产品,已经占企业全部营业收入的60%以上;罕王集团涉足微电子领域,创新研发百万级芯片,预期5年将增加近百亿元的收入。
“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中小企业营业收入要有所增长,就必须找到新的市场。培育‘专精特新’品牌将成为我省民企的发展方向。”省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今年我省将扶持一批“专精特新”品牌,引导企业承接高新技术转化成果,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产品和技术,形成企业的自主品牌,推动中小企业实现产品和技术的转型升级。
同时我省还将支持引导中小微企业提高专业化生产、服务和协作配套的能力,实施精细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工艺,开展技术、管理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争取到今年年底,新产品、新业态收入占总收入20%以上;税金年均增长5%;出口交货值年均增长5%。并重点对企业开展的重大新产品、新技术研制项目,企业技术中心新产品(新技术)研制项目和企业创新平台建设项目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