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全民健身 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五一”小长假,沈城各个健身场馆人流不断,其中仅铁西区四维国际健身俱乐部每天就接待健身爱好者近3000人次。体育事业的繁荣,推动了体育产业的发展。今年,市人大常委会把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作为行使监督职能的重点工作之一,通过学习考察、实地调研、专题视察、听取汇报、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我市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机遇,并“对症下药”,为沈阳加快体育产业发展、促进全民健身开出有针对性的“药方”。
摸底数——
“十二五”期间,沈阳市持续加大投入,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十分钟健身圈”。目前,全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5705个,健身路径器械4.2万个,有条件的社区、村屯和公园健身器材安装率达到100%。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沈阳市工商注册的健身服务企业206家,从业人员近万人。2016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约6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0.8%;全市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总数1286家,从业人员约10万人,为沈阳市体育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全市体育健身休闲消费也呈逐年增长态势,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高中低档健身服务产品个性化发展的市场格局,形成了职业联赛、商业比赛、单项竞赛和综合性比赛相辅相成的竞赛表演市场,并相继承办了国际市民运动会、沈阳马拉松赛、哥德杯世界青少年足球赛等一系列重大国际国内赛事,深入推进“足球之都”建设,在满足市民观赏高水平体育竞赛需求的同时,有效拉动了全市的旅游经济和服务业发展。
找问题——
尽管沈阳体育产业发展成绩斐然,但不可否认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市人大常委会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沈阳市鼓励发展体育产业的相关政策体系有待完善,体育设施资源整合、体育设施利用仍需加强,体育产品供给结构不尽合理,围绕“一河两岸”规划的体育产业项目不多,具有地域优势的冰雪项目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另外,全民健身活动大多处于市民自发状态,政府对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的投入资金尚有不足,且多用于补助大型体育赛事,对市民全民健身活动、民办体育企业补贴相对较少。在体育产品制造方面,由于企业数量少且缺乏具有带动性的品牌企业,无法形成较强竞争力和市场集聚效应。此外,专业人才不足、缺乏体育产业相关统计标准、大型体育场馆仍需加强开发利用等制约体育产业发展的问题也亟待解决。
提建议——
●积极培育体育产业市场主体
针对沈阳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市人大常委会认为,体育市场的经营活动要遵循市场规律,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要积极推进体育事业,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大众化、社会化发展,一方面要积极培育体育产业的市场主体,引导和扶持体育企业经营发展,为体育产业的社会化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应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与社会资本展开深度合作,构建纵向到底、覆盖社区的公共体育服务网络,提高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水平。
●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引入市场机制
促进体育产业持续发展,要在政策层面加大扶持力度。市人大常委会建议,要认真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沈阳实际,研究制定本地配套政策,形成可操作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健全完善体育产业专项基金使用办法,积极支持和鼓励体育场馆公益性开放和非营利性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同时,在体育事业发展中引入市场机制,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给予扶持,努力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品牌。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发展体育产业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要深入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各级政府应加强引导,鼓励非公有资本以多种方式经营公益性体育设施,投资体育产业;鼓励个人、企业、社会团体以多种形式参与兴办政策允许的各类体育企业。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为体育新产品开发、项目推广提供服务,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努力扩大体育产业规模。
●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形成品牌集聚效应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我市应加快规划建设体育产业集聚区和产业园区,支持体育企业创业创新,利用政策资源和优质服务打造体育产业领军企业,带动体育产业整体投资。同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开展合作,培育体育会展活动品牌,在沈阳形成国内外体育用品知名品牌集聚效应,打造以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高标准体育营商环境,引领东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
●推进体育产业多极化全方位发展
当前,沈阳正加快推进沈阳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建设,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充分利用这些政策机遇,积极引入战略投资,开发水上、冰雪等体育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体育和民族特色体育项目,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一区一品”体育产业布局,推进我市体育产业多极化、全方位发展,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和综合竞争力。
●以改革激发大型体育场馆活力
市人大常委会建议,应着力提高场馆效益,推进沈阳奥体中心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和场馆资源开发,坚持以体育为主、多业并举的原则,一方面改善条件,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健身娱乐需求,一方面积极申办国内、省内高水平体育赛事,同时兼顾举办有规模、效益好的文化、体育经营活动,盘活现有资产存量,激发场馆经营活力。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郭宏颖摄影王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