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发展指数全国第四 沈阳未来发展不必悲观

17.12.2016  18:03

    推行新型工业化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共同参与城市发展建设

  12月16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来沈,主持召开《沈阳振兴发展战略规划(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期间,他鲜明地反驳了“唱衰沈阳”的观点。他指出,2016年在全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沈阳的人类发展指数排名第四,已经达到高人类发展水平,预计到2020年将继续提升,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因此对沈阳的发展前景不必悲观。沈阳的问题是城市发展与产业发展还不同步,未来沈阳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人类发展指数是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文发展报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各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指标数值是依据对预期寿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的分析评估得到的。2015年,沈阳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80.01岁,劳动力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再综合考虑人均GDP等情况,沈阳人类发展指数为0.801,已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

  胡鞍钢分析,到2020年,沈阳人类发展指数有望达到0.827,还将继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共同处于中国人类发展指数的“第一集团”。到2030年,沈阳人类发展指数达到中等发达水平是非常有把握的。

  胡鞍钢同时指出,沈阳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中等及以下水平,与人类发展指数是错位的。沈阳服务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应着力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平稳地实现向后工业化时代的软着陆。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到2020年达到60%以上的目标是符合沈阳发展实际的,而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应当比50%的目标更高。胡鞍钢认为,这也是对沈阳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产业转型、城市转型和社会转型任务的回应。

  胡鞍钢说,后工业化不是反工业化,而是要推行新型工业化。沈阳在后工业化时代,应按照中央要求,做好产业发展领域的加减乘除,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幅降低单位GDP能耗,提高建成区的经济密度,促进要素集聚,有效利用空间。

  “沈阳提出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而‘三个转型’的中心点是人,就是全体沈阳人。”胡鞍钢认为,“幸福沈阳共同缔造”是非常好的民主化方式,充分体现了共享的发展理念。在新形势下创新性地开展城市工作,就是要在政府与市场的“两只手”之外,再加上市民的勤劳之手,真正做到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共同参与城市发展建设。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张弛)

  编辑: zfw09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