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男突然发病倒路边 围观者不懂急救干瞪眼
昨日上午10时许,沈阳市沈河区东滨河路,一名五旬男子突然倒地,周围好心人紧急拨打了110、120。
“当时旁边的人都不知道咋回事,都不敢靠到那人身边啊!不知那个男的还有没有知觉。”目击者贾先生说,之所以不敢伸手,是因为在场的人都不会急救措施,也没有医生,担心造成二次伤害。大伙急得团团转,男子躺在地上至少20分钟。
贾先生因为有事中途离开了现场,等他再次返回现场帮忙时,倒地的男子已经不在那里,听周围人说,男子被送往医院治疗了。贾先生这才松了一口气。
医生表示,“第一目击者”往往并非专业医疗人员,如何让他们成为现场正确施救的第一人,就显得非常重要。
例如,心脏性猝死的黄金抢救期是发病后4分钟,每延误1分钟存活率下降10%。目前常见的紧急状况主要有心跳骤停、呼吸道阻塞、骨骼肌肉关节损伤、头部脊椎损伤、中毒、冻伤、烧伤等。
所以,学会一些急救措施,让非专业医疗人员第一目击者成为现场正确施救的第一人很关键。
健康提醒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房刘兆军提醒:
冬季中老年人要做到生活有规律,注意保暖,最好吃完早饭等上午9时以后再外出锻炼,多晒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
外出活动时还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宜戴口罩、手套和帽子。因为这些部位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
运动要适量,要根据身心状况适度锻炼。
牢记慢起床,应在清晨醒后5分钟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最差,骤然活动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几种突发情况如何急救
呼吸、心跳骤停:进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让患者平躺于平地或硬板上,抢救者位于患者一侧,双手重叠以掌根放于两乳头正中间,手臂伸直,依靠上身重量向下挤压,使胸骨下陷5厘米,然后放松,双手仍放在胸骨上,随患者胸骨上升而上升,下压时间与放松时间应相等。完成一次挤压放松后,再进行下一次心脏挤压动作。
进行人工呼吸时,需轻轻抬起患者下颌,并捏住患者鼻子,用双唇包住患者口唇。吹气应深而快,应能见到患者胸部明显鼓起。一次吹气完毕,松开口鼻,让患者呼气至胸部下降复原,或用手轻压胸部帮助气体排出。每做30次心脏按压后,人工呼吸2次,反复交替进行。
骨折:鼓励伤者用自己的手承托伤肢,或用衣物、垫子固定,避免移动。确保伤处妥善固定,直至专业救援到达。
眼睛进异物:异物入眼时,最忌讳使劲揉眼睛,或用干的纸巾、毛巾擦眼睛。正确的做法是睁开眼睛,翻开眼皮,仔细检查眼白(球结膜)、下眼睑和角膜。如异物在眼皮或眼白部位,可用纸巾蘸少许纯水或抗生素类眼药水轻轻擦去异物;如异物在上眼睑内、角膜处,或嵌入较深,则必须及时到医院处理。
烫伤:应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烫伤部位,持续15分钟左右,以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不要擅自在伤口处涂药,若烫伤处有水疱,不要挑破,可用干净纱布覆盖,去医院处理。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