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让你喝上一杯热茶
春运大幕今天拉开,当你踏上回家或旅行的火车,接上一杯热水时,是否会想到,茶炉里源源不断的开水从何而来?
1月23日,在沈阳最冷的一天里,记者来到沈阳北站站台,记录北站整备车间上水四班班长蔡勇和他的青年上水突击队的工作场景,留下严寒中的感动瞬间。
14时40分,正是一天中最温暖的时刻,沈阳北站站台线路气温却仍在零下20多度。寒风中,茫茫的站台仿佛被冻结在空气里。在两条铁轨之间,在长550米、宽半米的水泥板路上,蔡勇和五名队员身穿反光防护服,笔直地站在上水井旁指定的位置上等待即将进站的K2388次列车到来。
“上水工都是提前15分钟到达岗位,不管天气好坏,必须在停车间隙,完成列车上水任务,不能耽误列车的整点运行。”蔡勇告诉记者。15时03分,当从长春开往南宁的K2388次列车刚一停稳,队员们就拽起橡胶水管,在高低不平的道砟上一溜小跑,开始上水作业。
帮列车“喝水”却没有想象中顺利。“太冷了,上水软管都冻硬了。”说话间,蔡勇脱下手套,用手狠狠握住软管接头,用自己的体温将它焐暖,蔡勇的手也慢慢地变得通红。注水口和下水口不时有水喷出,不一会儿就在溅在衣服上结了冰。当听到对讲机里传出“水满了”,蔡勇就迅速回身关上水阀,拔下水管,再奔向下一车厢。
从上水开始到结束只有不到10分钟,在站台线路的寒风中,记者的脸仿佛针扎一样疼,可上水工人每天都要如此。今年35岁的蔡勇告诉记者,这已是他从事上水工的第13个年头,由于水管插拔的瞬间需要顶着每秒2.5升的水压,全靠腰使劲儿,他和很多上水工人一样,都患有腰椎疾病。“我们班组很多都是不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多是退伍兵,干这个活儿,没日没夜,必须吃苦。”
用良心上好水,用真心保安全,“春运即将开始,加上每天开行的临客,沈阳北站每天要为100多列车加水,平均每一名上水工要完成数十节车厢135吨上水量。”蔡勇告诉记者,每天的13时30分至15时30分和凌晨2时至5时两个时段内列车比较集中,上水工几乎两三个小时都要站在室外、不停歇地为列车上水,“虽然累点儿,但一想到旅客在车上可以喝到水,就觉得自己的付出很值得。”
沈阳日报、沈阳网记者邱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