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汇错钱 两种态度 冷暖自知
出纳发了两份工资
离职员工换了电话号码
出纳发了两份工资
某公司里的一名员工辞职后,一直向公司催要尚未发放的工资。经人资部门允许,出纳王先生好心垫钱提前支付了这名员工的工资。到了发工资的日子,王先生在忙乱中把工资又发给了他一份。近日,王先生突然意识到这个情况,马上与该员工联系,却发现对方已经更换了手机号码!王先生想尽办法也未能联系到这名员工,现在他很犯愁:怎样才能要回这些钱?
10月13日,市民王先生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009-1反映:“我不小心给一名离职的员工多开了一份工资,想把多发的钱要回来,但他现在换号了,你们能不能帮我找到他?”
王先生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他是铁西区一家建筑公司的出纳。不久前,一名员工从公司离职。该员工离职后,几乎每天都给公司的人资部门打电话,催要自己的工资。
8月12日,经过人资部门的同意,王先生提前给该员工发了3800元工资。8月15日,公司给员工发放工资,王先生在忙乱中忘了这件事,又给对方发了一份工资。后来,赶上出差和放假,王先生就把这件事忘在脑后了。
10月10日,王先生突然想起多给该员工发了一份工资!他找到该员工的手机号,打过去才发现,对方已经停用了这个号,应该是更换了手机号码。他又找到和该员工熟悉的同事,让同事用微信联系,对方也没有回应。
王先生又到该员工工资卡所属的银行,希望通过银行进行联系,但银行出于保护客户隐私的考虑,拒绝透露客户信息。他又向法律部门咨询,有关人士告诉他,这种情况属于经济纠纷,很难处理。
王先生最担心的是,该员工可能为了不还钱,才更换了手机号:“之前他一直催要工资时都能联系上,现在发了工资怎么就联系不上了?”
王先生透露,该员工是1972年生人,身份证上的住址显示为新民市三道岗子乡红花岗子村。如果您了解该人的情况,或是有其他的解决方案,可拨打96009-1与本报联系。
新加坡公司错将1.7万美元
汇入一沈阳账户……
大连市民程女士在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工作。9月末,一新加坡客户给她的公司汇款时,将1.7万美元错汇到沈阳的一个银行卡账户上。这下情况就复杂了:钱是从新加坡汇出的,收到钱款的是沈阳的账户,到底该怎么处理?程女士向沈阳警方求助,沈河公安分局朱剪炉派出所的民警经过多方沟通,为程女士找回了这笔钱款。
9月22日,按照约定,新加坡公司向程女士所在的公司转账1.7万美元。但直到27日,程女士的公司也未收到该款项。经沟通,原来是新加坡公司的人错把钱汇到沈阳的一个账户上了。涉及跨国,新加坡警方束手无策。
新加坡公司提出,大连与沈阳不远,大连公司能否派人到沈阳解决一下?9月28日,程女士从大连赶到沈阳。由于银行方面出于保密原因无法给程女士提供相关信息,程女士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朱剪炉派出所值班所长刘彦武了解情况后,立即上报给朱剪炉派出所所长邱林宁。邱林宁表示:能帮的必须帮,力争挽回全部资金!
刘彦武随即带领民警张向、王志强联系银行,查询收款方的信息与账户资金流水。直到当天下午,终于联系到了卡主,并让卡主来到派出所。民警对卡主细致讲解,耐心劝说,逐字逐句地为她讲解相关法律规定,劝她给程女士退款。次日上午,卡主来到银行,为程女士退回了11万余元人民币(1.7万美金转换成人民币的钱数)。出于安全考虑,民警们开车将程女士送到火车站。
本组稿件由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李庆海采写
记者感言:
不当得利的背后是
当事者的痛与泪
两件事的起因是那么相似,只不过一件已经完美解决,另一件仍悬而未决。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结果也往往喜忧参半。那些自以为占了便宜的人应该知道,自己占的“便宜”是不当得利,背后是当事人的损失,是当事人的痛与泪。即使侥幸躲过了被起诉,这份不义之财花起来能安心吗?当然,希望那件悬而未决的事并没有想象的那样险恶,也会走向完美的结局。(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