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毕业后 妈妈一个电话让她改行当环卫
刘菲和爸爸妈妈都为自己是一名环卫工感到自豪
头顶辽宁大学毕业生的光环,却放弃即将进入试用期的优厚工作,偏偏选择街头的那一抹橙色,成了一名“城市美容师”。她叫刘菲,4年前,在母亲的影响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属于自己的“扫帚人生”。但很少有人知道,她来自一个名副其实的环卫世家,三代人中有6人都干环卫,“总环龄”达到惊人的113年。而从人力车、三轮车、卡车,再到专业的清扫车,56年来,这个平凡家庭见证了环卫事业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城市的变迁。
大学生改行当起了“环三代”
当天上午,沈阳晚报、沈报融媒记者在和平区三好街城管环卫所见到了刘菲。刘菲告诉记者,她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环三代”,从根儿上论,她的姥姥和姥爷在上世纪60年代就走上了环卫岗位,从此以后,这个平凡家庭就与环卫有了不解之缘,算上姥姥、姥爷、爸爸、妈妈、自己和丈夫,56年来,三代人中先后有6个人在环卫系统工作,成为沈阳屈指可数的三代环卫世家。
说起为何与环卫结缘,刘菲告诉记者,她大专念的是辽宁大学工商管理专业,大学毕业后,她原本打算到中国联通工作,当时也参加了联通公司的岗前培训,经过一个月的培训,眼看准备就业,妈妈的一通电话让她与这一抹橙色结缘。
“妈妈打电话告诉我,现在环卫系统特别缺少像我这样的年轻人,而且我还会开车,正好可以驾驶清扫车,就来干环卫吧!”刘菲说,事实上,之所以能放弃优厚的工作选择当环卫工,很大程度源于她从小就对环卫工作有着深刻的体会和难以割舍的情怀,何况她从未觉得大学生当环卫工丢人。
一家人再苦再累也有甜
“2007年3月4日,沈阳遭受了50年不遇的罕见大雪,当时曾有媒体把这比作‘一座特大城市与暴雪的战争’,而这场‘战争’的主战场就在全市各条马路上,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全市11560名环卫工人同时出现在沈阳市各条主干道上,他们配合着一千二百余台除雪机清扫积雪。当时,我的妈妈就是其中一员,我清楚地记得,直到3月6日的凌晨,满身疲惫的妈妈才回到家,我为她倒上洗脚水,看到妈妈冻得又红又肿的双脚,一刹那,我惊呆了,心里特别不得劲。随后,我转身穿上妈妈的工作服,对妈妈说‘我知道,清雪工作不能停,妈,你歇着,我替你去干’!”
刘菲告诉记者,那一年她19岁,一干就是半宿,清雪行动连续9天9夜,妈妈累了,女儿上,女儿回来了,爸爸又换上衣服去替班,就连退休的姥姥也跑来支援,一家人抱成一团,再苦再累也有甜。
开上清扫车回头率那叫一个高
或许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把扫帚和一件橙色马甲是环卫工人的“标配”。不过,那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
刘菲说,现如今的环卫工作早已不像姥姥、妈妈那会儿一把扫帚扫到底,环卫管理模式正逐步从粗犷式工作方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转变,各种功能强大的机械设备纷纷亮相。
刘菲得意地告诉记者,她上岗后就开上了德国进口的小型清扫车,这车在和平区只有三辆,在路面上清扫作业时,回头率老高了,过往市民们都对着车拍照,开起来心里美滋滋的。
而堪称“扫街神器”的肩背式环卫吹风作业机,刘菲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风从如同“象鼻子”一样的吹风管吹出,轻易就能把绿化带中难以清扫的树叶、浮灰、纸片等吹到一处。它的清扫速度和程度,毫不夸张地说,可以顶20个人工。
工作背后藏着太多辛苦
小时候,刘菲最常说的话就是,“我妈妈只要工作不要我”,尤其是冬天,一遇到下雪天,家里根本看不到人。而真正成为一名环卫工时,刘菲也更深刻地体会到父辈们的不易和心酸。“环卫工人被称作‘城市美容师’,但这个浪漫名字的背后却藏着太多辛苦,因为环卫工干的是城市中最脏、最累的活儿,这种不易,如果你不亲身经历的话,根本体会不了。”刘菲告诉记者,尽管她目前已不在一线,从事环卫所的内勤工作,但到了冬天全员上阵时,还是会开上熟悉的清运车,投身于除雪工作中。
“开清运车并不轻松,永远是第一个出去最后一个回来的,只要是握住方向盘,就得一直绷紧神经,我曾经连续奋战在除雪一线36小时,吃饭也都在车上对付,当放开方向盘时,感觉腿都软了。还有一次凌晨完成除雪任务后,紧接着就帮单位处理开工资的事儿,在公交车上睡着了,差点坐过站。”刘菲坦言,这种苦是很多年轻人吃不了的,因为嫌遭罪、待遇低,身边不少年轻人都打了退堂鼓。
她的心里话
期待得到
更多理解和尊重
利用这难得的发声机会,刘菲也想为环卫工人们说点儿心里话。作为一名环卫工,她盼望社会更多的理解,广大市民对环卫工人多份尊重,自觉爱护身边环境,让城市更洁、更美。尤其是在冬季除雪作业时,有车一族们面对过往的除雪车辆能给予更多的方便,或者谦让一下除雪车辆,环卫工人们就能早一点儿回家睡觉。
刘菲的姥姥曾说过的话一直深深地印在一家三代环卫工作者的心里,“做环卫工人只要勤快,没有扫不干净的街道。”就是这么一句朴实的话,推动着这个环卫世家,每个人都怀揣着这样的态度,一直坚守着,默默地在这个城市里工作着……
沈阳晚报、沈报融媒高级记者白昕摄影记者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