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鼓集团11位“85后”工程师奋战在西气东输线上
12月13日,星期六。
在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腰站子乡的西气东输工程瓜州站,27岁的沈鼓集团客服公司工程师于震远正在紧张忙碌着。“今天是周末啊?我都忘了。”于震远停下手里的活说,“我们正在给压缩机的预制干气密封设备做管路,多干一个小时就抢出一个小时的进度。”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仅次于三峡工程的又一重大投资项目,也是中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的输气管道。工程主线宛如一条巨龙,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区、市),全部建成后将惠及超4亿人口。然而,在项目建设初期,其关键设备———长输管线压缩机却不得不依赖进口。有“国家砝码”之称的沈鼓集团承担起长输管线压缩机国产化的历史重任,誓将国产化大旗插在国家能源的大动脉上。
2012年11月7日,在西气东输工程高陵站,由沈鼓集团制造的西气东输20MW长输管线压缩机一次开车运转成功,各项参数全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参数还优于国外同类机组。这台机组的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同类产品几十年来的国外垄断,被誉为天然气工业领域的“两弹一星”,宣告了中国已经具备了大型长输管线压缩机的设计制造能力。
眼下,沈鼓集团在西气东输项目中的11座压气站已经建成,包括于震远在内11位来自沈鼓的“85后”工程师,正日以继夜奋战在施工现场,安装、调试设备,为西气东输早日全线贯通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疆乌鲁木齐乌拉泊站的郭伟明和哈密市烟墩站的王志伟情况相似,两个人都是今年10月刚刚有了女儿,都是孩子没满月就奔赴项目现场。每天在-20℃的无人戈壁滩工作,两位年轻工程师没有半点松懈,唯独夜半时分最难熬,“独在异乡甘苦累,每逢深夜想闺女”是他俩的共同体会。
郭伟明告诉记者,由于这些设备都十分精密,如果沈鼓的工程师不在现场,施工单位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遇到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损失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了。“估计明年7月调试工作就能结束,如果试车顺利,我很快就能回沈阳了!”
通过手机微信,11位工程师还建立了一个工作“群”,大家遇到什么新情况都会及时沟通,避免同类问题重复出现,为全线工程的顺利推进减少阻碍、争取时间。
从实时传送的图片可以看到,四川广元站的张广旭有点憔悴,下月中旬,广元站的机组就要开动了,这段时间是他最累的时候。湖北黄陂站的曹万林说,他负责的机组明年5月就可以投入运营,干完这批活,他还要去重庆涪陵,那边有个管道项目等着干呢。
哪里有沈鼓的工程,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这些入职三四年的年轻工程师,个个走遍大半个中国。长期工作在项目施工现场的艰苦、对家庭疏于照顾的歉疚,与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使命相衡量,他们无一例外默默作出了选择。
西气东输长输管线压缩机组的研制成功,是沈鼓集团多年来不断推出重大国产技术装备的一个典型代表。沈鼓集团担负着为国家石油、化工、空分、电力、冶金、国防等多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提供大型离心压缩机、往复式压缩机和各种核电、火电用泵的任务。改革开放36年来,特别是企业实施战略重组10年来,沈鼓集团坚持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人才体制创新和文化创新这四大法宝,不断推出国产重大技术装备,在多个领域打破了外国公司长期垄断的局面,为民族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像这11位“85后”工程师一样,无数建设者不为人知地付出,推动着大型装备国产化事业大步向前,为强国梦想作出生动而催人奋进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