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呈回暖迹象 不存在明显通胀压力

13.04.2016  10:32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6年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3月份CPI继续处于“2时代”,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
  3月份,CPI同比上涨2.3%,涨幅与上个月持平。前3个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2.1%。
  总的来看,猪肉和蔬菜价格上涨,是影响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其中,鲜菜价格同比上涨35.8%,影响CPI上涨约0.9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同比上涨28.4%,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不存在明显的通胀压力,物价不会对货币政策调控带来明显的收紧需求。”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根据预测,猪肉价格、货币流动性、翘尾因素将推动CPI在二季度温和上行。因此,专家建议,未来货币政策仍应根据经济增长情况实时调控,但需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关注CPI和局部资产价格的上涨压力,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3月份,PPI环比由降转升,比上月上涨0.5%,是2014年1月份以来的首次上涨;同比下降4.3%,降幅比上月缩小0.6个百分点,这也是PPI同比降幅连续3个月收窄。在上游输入性价格企稳的带动下,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环比回正,同比降幅连续4个月收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PPI同比降幅持续收窄,除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影响外,一方面由于房地产市场回升,对一部分实体经济行业形成了拉动作用,推动了其价格上升;另一方面,实体经济中的部分行业在促改革、调结构的作用下,开始有了一定起色。他表示,PPI、PMI等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宏观经济呈现企稳甚至回暖迹象。

 

 

港口生产忙
  近日,大连湾辽渔深水码头生产作业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港区码头工人奋战在生产一线,迎来进出口装卸高峰。据介绍,今年以来大连海港口岸对俄贸易量大幅增长,据最新统计,中俄出入境贸易船舶共41艘次,较往年同期增长455%,进口货物12.人民政府
春回大地暖 水稻育秧忙
  天气转暖,春耕备耕到了关键时期,人民政府